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深爱书法的妈妈从很小就鼓励我学习书法,感受书法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小学二年级时我第一次拿起毛笔,抖抖的写下第一个正楷字,就写到了现在,并且将一直写下去。从懵懂不知,到初识笔墨,从好奇到喜欢,从抵触到热爱,书法让我欢喜让我忧。
第一次握起起粗粗的毛笔杆,我的好奇心可强了,跟铅笔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软软的毛笔怎么能写出这样遒劲有力的字呢?带着浓浓的好奇心跟老师读了好多楷书字帖,也知道了四大家不同的书写风格,每天晚上只要写完作业,我都会写上一张楷书,在老师和家人们的鼓励下,我进步很大。
慢慢地,我开始怀疑我的判断了。我常常自己想:写书法到底是为了什么?书法真有那么博大精深?只是写个字罢了。我渐渐地开始对书法没有兴趣,每天都要写,不能看电视、玩手机,一点也没意思,好奇心和战斗力都烟消云散了,也不认真写字了,当然更谈不上进步了。
这消极的状况持续了没有多久,发现了问题的妈妈送我跟郝老师学习书法,郝老师是位知识渊博的老学究,一句普通的话他能给联系古今给我们讲大半天,我既被老师的丰富的知识吸引,又很排斥枯燥的五体记忆。老师要求同一个字的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都要记住、写会,我把对书法的排斥化作对妈妈的唠叨,每次去上课都要谈半天条件,从心里觉得书法真是无聊地很。但是,有种叫做优越感的心理又让我喜欢上了五体记忆,使我的书法学习史又进步了一个台阶。
我们书法班每周课后都会公布同学记忆几个字,第一名、第二名的,我一连几次被老师点到前五名。我开始偷偷攒足了劲地向第一靠近。在上学期最后一节课时,老师公布了成绩,我居然真的成了全班第一名!我一共记了一百三十七个字的五体,我和第二名居然差了二十多个字!
我现在非常喜欢书法,虽然我写得不算优秀,但托了一百三十七个字的五体的福气,我居然可以读出老师写的草书了。
鲁迅先生说,“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我越来越喜欢书法了,喜欢她整体形态的美,也喜欢她点画结构的美,更喜欢她浓浓淡淡的墨色组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