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的是咏春拳一代宗师、李小龙的师傅叶问的一段故事。
影片的前半部呈现的十分轻松,转入1937年后,则营造出适时的凝肃气氛,此时叶问的身份已由悠闲的武学少爷变身为打工谋生者,此前后的打斗戏份也转换了基调,同胞间的切磋变为敌我间的绝杀。
李钊本是一名警官,佩服叶问的一身武艺,尊敬叶问。战争爆发后,为了生计,担任日军的翻译官,忍辱负重,表面帮助日本人做事,最终因为出手制止日本人开枪射杀叶问后,用枪反杀日本指挥官后被百姓误认是开枪射杀叶问的走狗,被百姓蜂拥而上殴打致死。实际一直都在帮助民众及叶问一家。
林家栋,是饰演《叶问》里最好的配角李钊,演技很好。他将警察小队长的飞扬跋扈和翻译的奴颜卑膝演得神似,在与叶问的对话中,又能通过语言来丰满这个人物形象。
林家栋饰演的李钊的角色,其实这才是大部分人的性格,因为外在的残酷而屈服,但内心永远都不会屈服,逼急了什么都豁出去,最后李钊被打死了,被不明事理的人们。
纵观整部电影,“李钊”可以说是除“叶问”以外着笔墨最多的角色,实际上也被林家栋塑造地更为饱满出色。
刚开始,李钊以佛山警官的身份出场,言谈举止之间将这个小人物的市侩和刁钻表现得淋漓尽致,日军占领佛山后,他又迫于生计充当起了翻译官,导演巧妙地布置过一个细节:就是当李钊为避日军耳目而将叶问一家收留在自己家中之时,通过摄影机镜头看到了他家里老弱妇孺的窘迫景象。
作为一个不会功夫又贪生怕死的凡夫俗子,只有凭一口流利外语安身立命的本事。
为日军招募人肉沙袋一方面是迫于淫威一方面也切实考虑到了那一袋“白米”对乡亲们的重要,尽管如此,武痴林的死还是令他感到深深的震撼:这是一个有良知的普通人应有的反应,从此以后他行为的动机开始悄悄地发生转变,而众人的唾骂和归咎则成全了他发自心底的一声怒吼:
“我只是一个翻译,我不是走狗”!
在那个年代的所有翻译里,也许有些人一开始是想全心全意为新主子尽忠效力的,可新主子又怎么会真的信任他们呢?辱骂,殴打,这样的虐待之后,又怎么可能成为一条死忠的走狗。人之初,性本善就算没有,自尊也总还是有的,汉奸这个身份后面的绝对不仅仅只有被痛骂和走狗,他们也有着故事和曲折。
翻译,你不做,还有别人做。你不想活,他李钊还有一家老小想活。更重要的是,他在家人的求生和保护叶问之间,一直寻找平衡。
不是每个人都像叶问一样衣食无忧一样身怀绝技。颠簸红尘里,多的是小人物。在山河破碎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如何让一家老小那么多口不因为饥饿而叫唤。他们都要生存。
“我只是一个翻译,我不是走狗”!
李钊来提醒叶问要小心三浦,以下对话:
李钊:你自己以后小心点,我不知道三浦会做什么。
叶问:(打李钊)走狗!
李钊:我怎么是走狗啦?他们的死关我什么事?我只是个翻译!我不用吃饭啊?!我要吃饭的!
叶问:要吃饭?你看着你同胞被人打死,你有没有尊严啊?!
李钊:我没有,你有,你有很多啊。你行你去打呀,把他们都打死!打死十个一百个!打死一千个!我是一个翻译,不是一个走狗!我是一个中国人!(最后一句用日语说,很好地体现了李钊的个性。)
如果说在这一刻,这声怒吼还带有李钊掩饰不住的自责和怯懦的色彩,在其后对“叶师父”一家的救助则成为了他问心无愧的明证。
一边是日本人的胁迫和窘迫的生存危机,一边是民族自尊心的叩问和对“叶问”一家安危的责任,李钊如履薄冰地在二者的夹缝间游走。
最绝妙的台词:
其一:叶问以一打十,击败日本人,以下对话(李钊为叶问和三浦间的翻译):
三浦:再来吧。
李钊:他(三浦)想你再来。
叶问:我不是为这些米来的。
李钊:他(叶问)说,他会再来。
三浦:你叫什么名字?
李钊:他(三浦)想知道你的名字。
叶问:我只是一个中国人。
李钊:他叫叶问。
其二:三浦来棉花厂找叶问,以下对话(李钊为叶问和三浦间的翻译):
三浦:我想给你一个机会。效忠日本天皇,教我们皇军中国功夫。那么,你还有半点生存的权利。
李钊:他(三浦)说他很欣赏你,想让你教日本人学功夫。
叶问:我不会教日本人。你这么想看我打,我就跟你打。
李钊:他(叶问)说,他会好好考虑做教官的事。你还想与三浦将军您切磋。
李钊的这两次台词令所有在大时代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们会心会意,这些人并没有什么高远的志向,也没有英雄人物的耀眼光辉,但是心灵深处自有他们不为人知的人性魅力在闪烁。
影片结尾,正是这样一位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挽救了叶问的身家性命,同时也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人物的自我救赎。
李钊卑微,但顽强
历朝历代,分合不断,经历各种苦难的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活着。在变化甚大的社会环境中,李钊硬是活下来了,还混得很可以。他活得缺乏尊严,对一个日本小兵都必须卑躬屈膝,但他活下来了。
李钊能忍
李钊对日本人所有的,是恨。但面对日本人,在表面上依是毕恭毕敬的。日本人的吩咐,他照做不误。被日本人毒打,他默默忍受。
李钊被毒打也坚决没有透露叶问的信息。屈辱地充当日本人的翻译,背后是他要养的老母、残疾的哥哥和年纪尚小的弟弟妹妹。他说:“我只是个翻译!我不用吃饭啊?!我要吃饭的!”其实,他还负着至少四个人的吃饭问题。
李钊灵活、圆滑
李钊很会往上爬,不管是谁的政府,都往上爬。因为“上面”意味着“权力”,虽然这些权力的性质并不相同。
影片中,李钊两次充当叶问与三浦对话的翻译,是他的圆滑使叶问得以保全,他的灵活在于不只是不让叶问的话触怒日本人,他还给叶问留了很大的后退空间。在藏匿叶问一家后被日本人毒打逼问时,他也尽力为自己开脱,才没有被日本人打死。
李钊敢怒,重义
李钊敢怒,但不敢付诸行动。在叶问家,叶问打倒日本人后,李钊愤怒地把昏迷的日军主任佐藤的腿踢断。
尽管李钊所表现出很多所谓小人特质。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伤害过任何一个人。
尽管李钊恃权凌众,但他在酒楼阻止争吵和劝叶问与金山找,为的是一种秩序,和佛山武术的尊严;
尽管为日本人办事,但武痴林的死实际上与他无关,也数次帮助叶问脱险,其中两次没让叶问的言语激怒日本军,一次冒着全家的安全包庇叶问一家,最后叶问打败三浦,佐藤举枪想射杀叶问,被李钊制住,射偏的子弹打中叶问但伤不致命。副将后被李钊枪杀。愤怒的群众不明真相以为是李钊要杀叶问,将其悍然暴打致死。
叶问把民族大义全揽上身,一脸严肃,一骨头的硬和倔。但他不知道他的这种性格会让他被杀,而如果他被杀,意义不会是他维护了民族尊严,有骨气,而是白死。而以他于民众的这种象征意义,他的死将是对民众意志和士气的打击,将会相当消极。
一个爱国、有尊严的年轻人,为了在战乱年代养家糊口,而不得不背上“走狗”之名。
叶问无疑是神圣的高不可攀的永远都难以企及的,因为他是一个完美意象。与之相比,李钊的人性魅力更加切实可靠也更加真挚可贵。
重温经典电影《叶问》,林家栋演的这个角色可圈可点。
电影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为我们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多希望。
好电影,如宝藏。它给你的力量和启示能让你取之不尽。
配图源于网络和观影截图,感谢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