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初一的孩子开学,他强烈要求自己一个人去。欣喜之余又觉得有点儿不忍心,他是住读生,要背着重重的书包,还要带上床上用品和自己的衣物,先坐轻轨,再转公交车,步行的路段也挺长的,到学校大概一个半小时。看看家长群里家长都在说去铺床什么的,内心真是五味杂陈。如果我也在孩子身边,大概也会陪着他去了。中国式的父母都是这样爱着自己的孩子。
最近看了一本书,学校安排的,《特别狠心特别爱》,是一个有犹太民族血统的华裔母亲沙拉写的,中心思想就是给孩子高质量的爱,从小就让孩子接受生存技能、财商管理的训练,明白不劳无获的道理。她自己的三个孩子都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得很成功。看完了还是很赞同的,看看新闻里,看看身边,有多少啃老族,这些人是怎么养出来的呢?就是象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那样,让孩子只管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些孩子成绩好,但是生活上还是依赖大人,人际交往的能力差,情商低;还有的孩子学习也不努力,勉强混到社会上了,没有目标,没有作为,有的干脆就不上班了,这就是低质量的爱养出来的“草莓族”(外表光鲜,禁不起挤压),“啃老族”。
昨天看到知乎上有个高赞答案,一个妈妈让二岁的孩子洗碗,说自己可能是“后妈”,给孩子这样的新年礼物。这说明现在很多人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了,家长需要放手,需要退后一步,不再包办,让孩子尽早学会生存的技能。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为什么古话说“富不过三代”?在如今物质极尽丰富的时代,更要让孩子多吃苦,不要给孩子建造一个虚幻的堡垒,普通家庭养出富家子的风气。让孩子落到地上来,实实在在的靠近生活的真相,现在狠心一点,让他们尽早独立,比孩子长大了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强百倍。
身为父母,仅有爱是不够的。宁愿现在狠心,有所为的施爱,也不要打着爱的名义,让孩子过不好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