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后的有一段时间,跟一波玩得很好的小姐妹们常常聚在一起,大抵一个月的四个周末至少会见2-3次的频率。
其实也不是真的有什么事儿必须见面,就是想聚在一起吃吃火锅、聊聊天、溜达溜达、看个电影,想一起度过休息的时间。
在本身家庭、成长环境和学习经历都非常相仿的基础上,彼此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相似。有人抛梗就一定有人接得上,一起玩闹乐此不疲,特别放松和自然。这大概也是我们聚会始终频繁的原因。
但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生活中好像除了同事和她们,基本上不会再去见别的朋友,更不会去认识和接触新的人。
在我们彼此默契加深、人际关系上省心省力的同时,好像我的人际圈子、思维模式也在逐渐固化。
于是我开始寻找其他的圈子、参加感兴趣的活动,降低了聚会的频率。
时至如今,我也并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有多好,人际圈子拓展得多么多元化。但至少,我在努力寻找渠道去防止这种固化。当然,与此同时,也仍然在很好地维系着这一帮朋友们。
今天久违地关掉了抖音刷了会微博,看到这样一条内容:
“如今的网络,人们不断地关注,看到不喜欢的就反对和取关,所有的兴趣和观点都被大数据看得死死的,平台反过来用这些数据严格管理推送给你的内容,用户不喜欢的就看不到,喜欢的内容拼命推,每天看上去都在海量的信息里快要被淹死了,但其实看到的东西,交流的对象,就是那么窄。问题是,用户还以为,这些内容就是世界,还以为跟他交流的人就是所有人。”
我也突然意识到,不能因为工作学习很忙,想要放空自己,就完全沉浸在一个轻松和完全依照你的喜好推送内容的世界中,放弃把自己的触角伸向更大的世界。
世界上到底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什么事情,不同的人到底都在经历着什么。如果不去先了解,就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那些看法直接带入,去轻巧地评价他人,实在有点坐井观天。
所以我们才需要认识不同的朋友,需要旅行、读书、看电影、听讲座,通过别人的眼睛更客观地看待世界。
与此同时,更需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偏听偏信,始终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发掘事情的真相。这样,才能不被舆论裹挟着前进。
别人喜欢的我就一定要喜欢吗?
所有人都嘲笑的我就一定要嘲笑吗?
没人坚持的事情我始终坚持就错了吗?
全民狂欢的时候我冷眼旁观就是假正经吗?
至少我希望我在做选择的时候,最大的原因,是我自己本身。
“制造它 购买它 追捧它 瓦解它 替换它 厌恶它
我们一边贴标签 一边撕标签
我们嘲笑旧的它 又虔诚追随新的它
它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顶礼膜拜的伪神
无处不在的两手空空
叠加的狂热 是因为冷漠吗
集体的疯狂 是出自孤独吗
轻巧的参与世界 是为了逃避自己吗
存在吗 如何判断
不存在吗 怎么脱身
你问什么是流行
神坛上总有人 是谁 重要吗
人总要追个梦 去哪 重要吗”
|友行友派·猫都比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