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内在蕴含节奏
我们第一次沟通是在2021年1月5日,之前默默存在彼此朋友圈,从未聊过天。
那次沟通结束后已接近凌晨,她说时间已经很晚了,我最后还想再说三点:1.其实我二十几岁就有抑郁症,靠吃药看心理医生扛过来,但从那之后身体一直不好;2.我现在每天晚上睡觉都担心明天醒不来,所以就算已经躺床上了但发现自己衣着不得体,就会马上起来穿好衣服,我就怕自己哪天没醒过来别人发现我时议论我邋遢;3.我想再找你沟通,一般隔多久一次合适?
“可以一周一次”,我说。
“我希望两天一次,我现在很需要这样的咨询。”她说。
后来她大概保持着每两周或四周找我一次。这次的沟通,能明显看到她的成长变化,这当然主要是得益于她的努力践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她每到临界点便约我沟通梳理,并在梳理方向、明确功课、校准频率后,再回归到生活中践行,也形成很好的助缘/推动力。
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像是一个小阶梯,如果我们保持一定的觉知/敏锐度,就会知道当下阶段最重要的事/挑战/功课,并在恰当时刻进入下一阶段。
以及,以行动为导向——我们是以内心地图去看世界实景,没有谁的地图比别人的更“真实”或更“现实”。
而在行动中与现实接壤,以现实为镜,可以纠正偏差。
2.我很像现实版的樊胜美
这次她讲的是家族课题,她几乎是挣扎着讲出来。我反馈给她:“你讲述的时候我感觉脖子仿佛被绳索套住吊起来,喘不过气,挣扎,窒息,浑身无力。”
她说,“是的,我是挣扎着讲出这些话。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经历这些,要被家人这样对待。我感觉快把自己掏干了,为家庭把心和肺都掏出来了,可是还不够。”
她自小被迫懂事,要带两个年幼的弟弟,父母外出务农一做就是一整天。她个头还没灶台高,拿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在炕台上伸长小手做饭给弟弟吃。
上小学时,背着牵着两个弟弟翻山去学校。她坐在教室听课,频频扭头看窗外操场,两个弟弟在教室外面眼巴巴等着她。
在家挨打的永远是她。妈妈的责罚来的毫无征兆、毫无缘由,做错事挨打,没做错事也要挨打。她年纪尚小,不能理解,被打的哇哇大哭。
“我们山里,成年人都有很多怨气,父母之间,乡邻之间。大人的怨气会往我这个孩子身上撒,我很恐惧。”她说。
长大后,她习惯了付出,习惯了赚来的钱给弟弟,习惯了拆迁房子得来的二十多万分给上门讨的弟妹一半,弟弟信用卡还不上,把卡伸到她面前,“替我还”。
她说自己“就这样一直过来了,直到结婚后仍是如此,因为这个在夫家很自卑,抬不起头。”但是家人仍然瞧不起她,议论时说她,“应该,活该,她蠢(愚善),没用场。”
但是她对家人无自我的爱和付出竟然已成深层信念:“我在街上看见一件衣服适合姨子,就拍照发给她,让她过来买衣服。等她真的过来,我就算请假也要花两三天陪她逛街买衣服,直到她买到心满意足。”
她从来不认为这样的家庭模式有什么不对,“直到电视上看到樊胜美(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又翻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才知道原来社会中有很多我这样的人,才知道忍受是不对的。”
3.脱下“枷锁”,做生命的主人
“我不明白,我家人这样对我也就算了,但是为什么同事、朋友也是这样?你上次鼓励我去交际,但我现在都不出去交朋友了,宁愿一个人。”她说。
“你不需要这样,这样会消耗你的能量。你可以明智地选择滋养你的人事物,远离消耗你的人事物。”我说。
“所以我选择了你,跟你交流就很滋养我,可惜生活中你这样的人太少了。”她说。
“你习惯性的讨好模式,会吸引那些享受被讨好的人,她们会被你吸引而来,甚至变本加厉。而那些不习惯被讨好,真正平等待人的人会因为被你讨好感到不自在而远离你。”我说。
“我之前都不觉得自己在讨好,我认为自己只是下意识迎合身边的人。”
“我们的心智模式会投射在生活方方面面,你潜意识的不配得、低自尊模式会让你讨好他人,并不太相信自己值得平等的关系,不敢做自己。你真正要做的不是放弃交朋友,而是放弃以迎合的方式交朋友,你下次尝试以做自己的方式、真诚地去交朋友。那些需要迎合/讨好的人会自动远离你,而你的同类人会靠近。这需要一个过渡期,请你在过渡期仍然要坚持做自己,并相信自己值得真正的友情。”
我继续说,“更重要的是,你被原生家庭养成的模式牵引着,无力逃脱。开始是你妈妈将这模式的枷锁套在你脖子上,但后来是你自己往脖子上套,不断增加砝码,越套越紧。”我接着说,“既然你可以自己套上这枷锁,当然也可以自己取下来,你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你选择今天跟我讨论这个课题,说明你已经准备好了面对,也有了足够的力量去面对——你之前是逃避这个话题的,甚至不敢碰,就像它是一团黑色的漩涡。那时我对你的提醒也是和家族划清界限,保持距离,保存能量,保护好自己。你还记得吗?”
说到这里,我内心很感动:“这是你可以看见并嘉许自己的部分,你真的在成长,在你的生命内在层面。”
她这几年也持续在学习,践行功课,某次诵读《了凡四训》时意识到——如果我不拼着命去为弟弟解决问题,也许弟弟会更有独立和担当。或许他不会犯更大的错误,也许会逐渐开始为家庭承担起责任。
她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人毫无保留的付出和爱,不仅让自己身心疲惫,也许从更深层对家人也未必是好事。
是的人性是复杂的。并不存在一方牺牲换来另一方的收益,但是可以让双方都承担责任,都获得最佳利益。
4.践行的过程,就是点滴收回力量的过程
随着我们探索的深入,逐一捋清她当下阶段到了面对家族课题的原因,并梳理了这个阶段的功课。
我提醒她不必急于走出这个阶段,“并没有一个规定性的时间来说明每个阶段有多长,要看你内在的节奏。而你越是接纳、允许、陪伴自己,你越是充沛地浸润在功课践行中,就越容易走到下一个阶段。关键是,你践行的过程,也是点滴收回力量,点滴穿越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美,很值得你像品味美味的蛋糕一样细细去品味。这也是爱自己。”
“我理解”,她分享自己这两年来践行的转变,“我后来已经开始学着爱自己了——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爱自己,怎么爱自己。
我之前用焦虑把自己折磨的死去活来,后来我放过我自己了,我不能想未来,就活在当下,不折磨自己。
我现在觉得每天醒来无疼痛,身体没有不适,我能去小区走一走,晒晒太阳、吃一颗苹果,我就很幸福了。我吃的不多,给自己煮一碗青菜蘑菇面,我就觉得非常美味丰盛了。
因为身体原因我不能工作、没有收入,之前我会很焦虑,不能允许自己。但现在我放过自己了。身边人不理解我,她们会阴阳怪气讽刺我经济不独立,之前我会伤心,但现在我不会了。”
她这两年真的践行了很多,如果我们愿意俯下身,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即训练场。这两年她面临诸多课题的穿越,大家族,小家庭,工作,身体,心灵... ...也许外人看起来兵荒马乱,或平平无奇,但她内在在经历着革命,她走在自我超越、拿回力量的路上。
我说,“你的选择很明智,你内心很知道什么对自己是真正重要的。不用太在意她们说的话,她们不知道你的生命内在发生着什么。”
“是的,她们不知道我的内在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她笑着说。
沟通结束后,我微信给她发了一朵绽放的花。
“我现在的感觉就像这花儿一样。”她说。
附注说明:本故事源自真实心理咨询改编,为保护个人隐私,故事情节略有修改,以传达思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