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雨水比较多,村子里到处都是水塘,水塘都与纵横在村里村外的小溪、小河相连,在带给乡亲们便利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许的欢乐。
村南边的那条小河是与另一个村子的天然分界线。溪河不深,水面不宽,上面没桥,常年不断流。那时村子的小学距离小河不到三百米,于是,小河就成了孩子们课后的乐园。天气晴朗的时候,明净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树木花草,宛若一幅无边的美丽画卷。偶尔,一阵微风吹过,几片树叶落入水中,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小鱼儿借机从草丛中钻出来追逐嬉戏。孩子们的心都痒痒起来,把爸妈的再三告诫抛到脑后,把鞋子甩向身后,纷纷跳入水中。
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河水开始缓缓地向西流动,河边的树木发芽了,小草也愉快地从地里钻出来,河边的野花向孩子们绽开了笑脸,多姿多彩的小河开始期盼孩子们的到来。炎炎夏日,因为从小河得到了足够的水分,树叶、小草青翠欲滴,有充足食物的小鱼迅速成长,在水中你追我赶,吸引着孩子们。尚若不落雨,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人们把河水引进田里,丰收的希望闪耀在农人的心间。秋天来了,水边的树叶五彩斑斓,放学的孩子们爱蹲在河边,如画的倒影醉了他们。冬季的气温,白天一般在零下三四度以下,浅浅的流水不见了,晶莹的厚厚的冰变成了桥,孩子们从河这边溜到河那边,炫耀着各自的技巧。
六岁的我刚入学,中午放学后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来到河边。九月初,太阳还没有褪去它的威力,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看着清凉的河水,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几个胆子大的小朋友已率先挽起裤子下了河。沿路的河水很浅,到小伙伴的膝盖下面,而其它地方有一米多深。沿路的几米长,河底也没有淤泥,是细沙,踩上去松软舒服。小伙伴们站在水里,捧起河水洗脸,互相打着水仗。我蹲在水边,也捧起水洗脸,看水中自己的倒影和游来游去的小鱼。
我不敢下水,一来怕妈妈的责骂,最重要的是怕水蛭。听大一点的孩子说,水中有不少的水蛭(我们叫吸马鳖),被水蛭碰着,它们就吸人的血,而且还会钻进身体不出来,在身体里繁殖无数的后代,直至吸干人的血,人死亡。这是非常恐怖的传说,孩子们都深信不疑。可沿路的那段河水清澈见底,又没有水草,小伙伴们玩的忘乎所以,我终于把妈妈的叮咛,对水蛭的恐惧扔在了身后,小心地穿着塑料凉鞋下了水。我站在小河的中间,看河水从脚面流过,看小鱼无畏地穿行,动一动脚,荡起水底的河沙,吓走小鱼,或者趁浑水摸一下鱼。
正玩得开心,鞋里却有东西在动!妈呀,不是水蛭趴到脚上了吧!对水蛭的恐惧普天而来,站在水中大哭。小伙伴们也懵了,一时无计可施,几个人赶紧从水里出来,准备回家。看小伙伴们要扔下我而去,我在水中哭得越发撕心裂肺:活不了了!
凑巧的是,舅舅去赶集,顺道来看看我们,见我还没有回家,就到学校这边来找我。远远听到我的哭声,跑了过来。舅舅赶忙跳到水里把我抱了出来,脱掉我的鞋子,一条小鱼也掉在了地上。原来,那条小鱼在我搅浑水时,慌不择路,误入我的鞋子,卡在脚和鞋子之间。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如今,故乡的那条小河早已干涸,河道也变成了田地,而童年的记忆却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