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水育灵气,四桥渡华章。三道堰的情致大概和水和桥息息相关。这个距离都江堰十几公里,距离成都中心城区不出三十公里的偏安一隅之小镇以他的静谧祥和,水绕桥渡,而为大家所熟悉和向往!
柏条河像一个几字形把惠里的房舍和景致拥在怀里,又象是个问号,把岁月的风霜过往随波逐问!而永定桥就在顶部的拱起处,永定桥的名称由来应该是了却百姓之愿,愿水流四季永远安定祥和,风调雨顺。这桥之名似乎就和风景有了挂钩,他是两岸最为繁华的古镇人家徒步方便的绝径,桥之上方还设有牌坊,上书镌刻的石质书法,下有画幅,碧浪清波渡船荡漾,人物有形,撑杆收杆,悠闲而轻快。两头的幸福和桥连在一起,惠里的繁华因了桥而得天独厚。沿柏条河永定桥左去就是沿岸惠里商业街,里面一条街道直接连着郫彭路对面的堰桥,清一色古装木质,建筑类似江南水乡水墨画里的墙垛墙沿,没有大挑檐屋顶,沿河绿道相引,桥廊茶馆,酒肆餐饮,消遣养生,说不尽商家颜貌,道不完吃食美味,而美味当以石锅苗苗鱼为最。赫然打着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推荐之店,只有两间店面,华灯初上之时,即使是如今的骄阳热灼,依然生意火爆,食客们光着膀子,摊位摆置路边,火锅桌上放上一口六角石锅,下面火势旺盛,上面红油打着小泡泡一波又一波,辣椒时不时打着滚从泡泡里出来打个招呼又躲到锅底,不断的反复着,客人的叫喊声,商家的应答声,此起彼伏。而刚下锅的时候高高的下鱼筒就象高帽子一般,把油锅和客人安全的隔了开来,待到鱼下去后煮个两个翻滚,才把帽子拿开,客人即可以开始吃了。对于吃的研究,人类的聪明才智是发挥到了极致的,从工具到吃法,从锅质到燃料,自古更叠,新宠旧爱,随时代翻新。
就在路对面的树底下,是这个时候三道堰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有水碓翻车,人工小渠曲折有致,小渠一米见宽,高不超半尺,里面成梯状分几级,白天至晚八点前人工放水,水质十分清澈,而且凉到如冰水,大人小孩都喜欢在水里走上一走,那流过脚丫的清凉瞬间把暑气和烦累赶跑了。更有顽皮小孩,拿抽水筒互射嬉戏,浑身湿漉漉而笑闹不减,那种欢乐和热闹堪比傣族的泼水节。
沿街往前就是永安索桥了,桥头每天有摆地摊的菜农,固定的就是那几个人,一个小三轮菜农,看着瘦削而黝黑,码着丝瓜,细心的堆放整齐,还不放心,反复地翻放丝瓜,直至满意为止。每次路过我必看上一看。而旁边的大妈沿地上铺开菜品,样式不少,丝瓜,青菜,南瓜,冬瓜,空心菜,玉米,售卖不急不躁,时不时叫卖一两声,声音中还带着怯怯的音色。勤劳的农妇于此养家 ,可亲可敬。三道堰的烟火味,这些摊点是最为亲切的桥段。至于那些冰粉摊点,移动凉粉摊等,自然是应时而生的。过了永安索桥对岸就是一条沿河而上的塑胶绿道,每到夕阳西下之时,纳凉走路,跑步蹬车者众。三道堰的百姓更多喜欢手执蒲扇边走边扇,那种悠闲的感觉和水乡的气定神闲那么妥帖的融合在一起。
永安桥的另一边沿河上就是堰桥了,堰桥气势如虹,桥上红柱画栋,柱上书刻楹联,书味十足,有几副意境很美。屋顶歇山翘角,骑兽螭吻各具特色,雀退廊檐,朱红依旧。桥上中间为过道,过道两边有厢房式样几间。立于栏杆边上,眼见河宽浪急,暑气自去几分了。桥上最是纳凉处,或坐或站,蒲扇来回,而老者居多,牵狗过者,回头四顾,坐于其间者,或闲聊或嬉笑,高声阔谈,热闹之声,小孩打闹之声,狗吠声,夹杂叫卖声,混着桥头边上的阿坝烤羊肉串的味道随河风而去。而桥头两端的藏族舞蹈,是这时候的一个特色,那个领舞的女人,理个平头,很男式的那种,高大而雄性十足,国字脸,藏族服装,那衣袖随手的上下摆动而晃动着。围着小音响成一圈,边舞边走,进进退退。而我只记得那最熟悉一句结语:哦…叭砸嘿!
堰桥更多的是为景观而造兼而步行过桥,两边上桥处设有台阶,故而不给通车,桥之功能赋予的更多的是一种古镇的古桥之古,所以来这里的人们更多的是休闲纳凉,吹风听浪,光膀者提水壶水杯,席地而坐,也有老妇提自家种植的三几小菜售卖,边聊边玩,黄瓜几条,莴笋尖尖,空心菜几捆,说笑间全然不为生意而来。桥头一端还有个炒酸奶的摊点,酸奶之炒法没有深究,但这名字到十分新奇的。桥头另一端沿路设置了好几个售卖车,严重破坏了一桥的谐调和安详的味道。那是想着办法收租金的结果。
过了堰桥往下走就是鹊桥,这桥纯为打造景观而造,而且设计奇葩,中间过道外两边厢房式样的房间占了桥的好大一部分,而且原先不许通车,只供步行,过道因了房子的屋顶盖住,夏天变成了不通风的闷热之处,少有人到,原先打造的租房养桥,食客穿梭,游人如织的情形只热闹一阵后就不复存在了。如今的鹊桥除了红柱板房,行人过道外,凋落残冷。因而干脆拆了台阶,可供小车通行,也没冤了桥之功能。不过鹊桥一端的广场则是夜市的去处,沿路一排烧烤摊,天天热闹非常,那个卖年糕冰粉的味道很是不错,红糖冰水,夏天来一碗着实不赖。这里也变成了了个小菜市,都是周边农民朋友就地售卖。广场舞每天必上演,摆摊夜市热闹异常。最喜还是沿河一排茶摊,一张桌子一个位,上面是遮阳伞,四面空空,喝茶说话随风飘散,我也常静坐其间,喝茶看书,聊天说笑,一边柏条河缓急逐浪,鸥鹭蹁跹,河岸边上绿树掩映,旁边种植的李子树碰上刚好成熟的时节还可以随手摘李子一品李味,老板娘还会送上一盘冰冻的李子,爽口清凉,别样感受,而同时还可以吹着河风,即使是夏日骄阳的傍晚也不觉着热了。
三道堰最大的特点还是绿化树木多,还算清凉,而在另外一条徐堰河边上的绿道上,炎热的夏季入夜后,那种宁静清风疏叶的婆娑树影,让梦幻成了现实,河边小凳子上,依然有乘凉的人们在黑暗中私语,小块草地上可以看见隐约的户外帐篷,让休闲在黑暗中延伸到另一边的世界了。
徐堰河是三道堰的另外一个风景,而延伸到彩虹桥的尽头就是控水闸门,长长的河水因为前面的闸门而显得舒缓,打个弯儿让水浪闪闪叠叠,河面宽阔。垂钓者三三两两分布,游泳爱好者常闲坐台阶边上,水浪轻拍,哫哫哫哫。这里是三道堰水上运动的所在。每年的端午节龙舟赛事就在这里举行,而水中抓鸭子的节目把龙舟赛事推送到别样的疯狂,鸭子飞跳,人头攒动,在水中时隐时没,奋力追赶的时候,鸭子却又扑打着翅膀奋力飞逃………
三道堰的水的世界是这里的最大的特色,二水环过之处,处处是水的印记,自古以来的三道堰百姓就和这河水的亲缘交相融合。而农耕的劳作是三道堰世代的基因标记。那沿柏条河边的猎渔风情雕塑石刻,也真实反映了那些历史风情。
三道堰是中国水乡世界的一个缩影,从容的过着日子的百姓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安静从容,平平淡淡从来都是中国百姓的心性,只要社会相对安定,他们就这样邻里谦和 ,偶有争议冲突,也以公理论是非。中国人劣根的安份守己,不至生死不抗争的品性在这里或许体现得更为明显。但中国如此多的安分守恒的村庄细胞构成了庞大的网络一般,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汇成中国特有的人文特色,文化传承,一路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