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孙玉芳 坚持原创分享第877天 2021年3月19日
曾经在听课过程中,突然产生一个疑问,这节课走到哪啦,距离这节课的目的地还有多远?不禁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其实也很少提前告知学生一节课总共有多少具体任务。明确目标真的有重要作用吗?我想到一个故事,也想到自己陪伴孩子的一个失败案例,虽说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也感谢自己的成长进步与觉知。
这个故事是一位两次夺得马拉松比赛的世界冠军,一个日本的小个子男人。当记者采访他怎么取得冠军时,他两次都说自己是依靠智慧取胜的!人们还困惑,呵呵一笑,马拉松比赛不是依靠体力和毅力吗,怎么可能是依靠智慧?直到十年后,在他自己的书里才揭露了这个秘密,在比赛前他会乘车走一遍路线,在沿途中记录许多标志性的建筑或树木,这样他的马拉松不再是一开始就奔着42公里外的最终目标,而是短距离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针对这一现象,科学家还做实验,三组队员分别朝着同一个目标行进,一组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也不知道行程到底有多远;第二组也不知道,只是中途告诉大家走了一半了,第三组不仅知道目的地是哪里,知道行程是多远,而且一路上都有路牌显示大家已经走了多远了。当然,第一组的多人早就无精打采,第二组又重打精神,第三组一直精神高涨,又有信心又有欢乐。就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会觉得去的时候路程远,回来的时候路程近这样奇妙的现象。
一次闲聊中,已经成人的孩子曾经问过我:“妈妈,你知道我小时候做作业为什么磨蹭吗?”“为什么呢?”我也想听他的真实想法。他说因为我每一次都答应他完成作业就可以出去玩,可事实是他每一次完成作业,我都会说,再布置几道题,或者是再读几遍书,再背一些课文,总之是不让他出去玩,所以作业越来越磨蹭,磨蹭到最后就不用再布置一些作业啦。这也是事实。可是不让他出去,我不是担心他的安全吗?只有一点点是贪心,想让孩子多学一点。现在想来,在第一次答应孩子的时候就要考虑周全,努力做到说话算话,想办法解决问题,实在做不到的事情趁早就不应该答应。
怎么会把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呢?做事有目标,目标明确更容易实现,完成目标不贪心,考虑周全,说话算话,兑现承诺,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