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完了爱丽丝门罗(某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亲爱的生活》,号称是她最具现实主义色彩的著作。果不其然,现实得可怕。几乎每个故事都带着遗憾,甚至有点悲伤,但又让你觉得,遗憾得很正常,悲伤得很合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
转眼在京城的生活已有小半年,我似乎还没有完全从学生的身份转变过来,只是越来越明白,生活不易,现实残酷。
一直以来,我的骄傲都来自我的优越感,无论哪方面,无论来自他人还是自己,我总能找到优于别人的地方,以此来维持我的自信。但现在这种优越感越来越微弱,我清楚地知道不是我遇到的人更优秀了,而是我的才华真的配不上我的野心了。我意识到我要无限地提高我学习的速度了,天生的惰性又总会让计划搁浅,这个时候,心会很累。
最近再一次面临回家工作的问题,多方意见瞬间席卷过来,时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2011年的那个夏天。我是个喜欢听取意见的人,谁的意见我都会认真思考,我明知道这会增添许多烦恼,我也明知道最后我只会听从自己心里的声音,但我还是很想听别人会怎么说,提前预知我以后会面对的舆论,这种近似于自虐的方式,我也是醉了。
最后我想说,生活,真的是过给自己的。这个道理,也许你早已明白,但于我而言,却是经过很多事情才修炼明白,理解透彻的。
附记:
这篇文章写于2015年1月的一个晚上,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孤独寂寞真的是灵感来源、写作动力。彼时刚刚工作不久,回家乡小城没有好的机会,又渐渐适应了京城的生活,所以有一种背叛当初对自己也对父母那句一定要回家工作的誓言的冲动,内心正在挣扎。而这种纠结,2011年大学毕业之际也曾上演。考上选调生,又考上研究生,学业和事业的诱惑在眼前交替出现,最终选择了去乌鲁木齐读研究生,然而再次毕业之时,公务员却屡考不中了。小城人多是非乱,当时的决定成了众人口口相传的新闻,甚至时至今日还会有人提起,因此也成了父亲心里挥之不去的芥蒂。好在现在的工作还算体面,还算能给父亲在朋友面前添些色彩,那个爱面子的父亲啊!
话题扯远了。刚刚踏入社会的我发现世界之大,自己之渺小,陷入深深的纠结与自我否定之中,写下这些感想,杂乱无章,只是为了记录,也为了安慰自己,给自己无处寄托的心有个交代。虽然现在我还是拖延症患者,懒癌晚期,三分钟热度保持者,半途而废能力者,但是我仍然相信,我会越来越好!对于生活简单的感悟,也是生活本身,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