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怎样经营你的生活。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只要刷30秒他的朋友圈,便一切了然。对于此,我不置可否。通过朋友圈,我更喜欢观察一个人对生活的见地,旁观他如何体会、思考、感悟以及表达生活。
很多年前,我买过一本胡杨的《上海人家》,十二开大小的厚集子收录了摄影家记录的近200个上海家庭照片。摄影师专注“人”与“家”的互动关系,向世人揭示了一个时代真实的生存状态。世间百态尽收眼底,胡杨表达了他对现代城市生理剖析的伟大理想,而他的写实主义也第一次把我引入了“家的乌托邦”。
家,给予了人创造个性空间的自由,是个人品味的代名词,是大的理想、小的世界。
2011年,我开始一个人生活,而人的脆弱与无助从这一刻才暴露无遗,因为生活的真正难处在于,自己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相处,所以我一直猜测室内装饰艺术是一项解决人类内心空虚的发明,就好比人类需要依靠、情感需要诉诸,室内装饰把人们对生活的憧憬与渴望作以充分解读,让精神流于形式,让形而上变成坚与实,让人类可以从视觉与触觉中激发想象与情感,所以有人说:越是简单的人,越是精于点缀与填充,而越是复杂的人,却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今天我准备把“自己与自己的相处”总结成“时光餐桌”系列,共出三个长篇来叙述,当中会穿插铺天盖地的照片,而所有的照片都取材于我真实的生活。故事得从六年前开始说起,正如所有自食其力的生活都是从廉价开始的,而所有的品味也都是从断舍离中培养出来的。
我有一个朋友出生在赫尔辛基,他们家的房子位于城市的郊区,出门便是森林与河流。她的童年生活与自然为伴,记忆里都是白桦树干的黑色眼睛和西方猎户座的群星,春日的果树以积雪的山峰为背景绽放出白色的花朵,让人联想起诗人奥拉夫豪格的苹果园。诗人这样描述他对生活的见地:
如果我感到口渴就别把海洋带来。
如果我需要光芒就别把天空带来;
然而带来一种暗示、一些露水、一粒微尘,
如同鸟儿仅仅从水里带走几滴水,
如同风仅仅带走一粒盐。
2012年我的芬兰朋友探亲回到上海,带给我一本她亲手做的芬兰树叶集,集子里是她收集的各种当地落叶,封面印有这样几个字:“NorwegianWood挪威的森林”。一语双关,因为我知道村上春树是她最喜欢的作家,而“挪威的森林”又和她的家乡如此邻近。这本集子是我收过的最珍贵的礼物,这些年一直陪伴于左右。欣赏与轻触那些世界另一端的树叶,它们启发了我“把自然带回家”的想法,就好比她们家人对食材的理解也融入了自然的真谛,在冬半年,她的家人会熬一锅浓汤作为主食,一顿饭一锅好汤,日子在原汁原味中流淌。
20岁出头的年纪,我从来不屑于花一个小时给自己做一顿好饭,然而就在那一年,因为这本“挪威的森林”和她叙述给我听的家乡生活,激发了我打理好自己基本生活的愿望。同时,那段时间我还在关注一个名为“西柿蛋汤爱好者”的博客,是Vogue China编辑主任曾焱冰经营的生活日志,她的博客启发了我对生活餐桌艺术的理解,这是后话。
王尔德说:处理重大的事情,要紧的是格调,而不是真情。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生活来得更为重要,格调高于真情,正如生活需要修饰,即便在20多岁的年纪里,我们没有钱去搭建自己的理想生活,那么就从廉价开始好了,廉价不影响生活方式的哲学意义,就好象一平方米也可以创造奇迹。
几滴水、一粒盐,诗人都在用一生去理解“小而美”的生活价值,我的“家的乌托邦”也是从一无所有中开始的。
我开始给自己好吃的早餐和午饭,放弃了速溶咖啡,买不起几千几万块的咖啡机,那就换成手动磨豆机和手动打奶泡器好了,然而,这样产出的一杯卡布其诺丝毫不会影响你对生活自然哲学的追求,正如几年之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手冲咖啡,上海就有著名的鲁马滋品牌,他们卖的不仅仅是咖啡,也在传播一种不凡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就好比它们的咖啡豆都是一粒一粒亲手挑出来的一样。
你什么时候开始拥有了一套自己喜欢的茶具?你什么时候因为美好的茶具而喜欢上喝茶?别怕承认自己曾经的肤浅与庸俗,就好像我记得自己20几岁的年纪里,整个夏天都在喝可乐,根本不懂茶好喝在哪里一样。很多人都是在追求浮华与虚荣中走进世界老牌的艺术殿堂,就好象有钱人在消费爱马仕前绝不会花几天几夜去研究它的百年历史,而是在拥有更多后慢慢参悟它的身份象征和价值意义。
所以我是从廉价而美好的细节出发,开始填充自己家的乌托邦:一盏莲花小烛台、印花的餐巾手帕、HOLA便宜而精致的碗碟和杯子、玛莎百货保质期不长的咖啡豆、宜家朴素却不俗的餐垫、淘宝上的木制西餐具、菜市场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花市应季提供的水养花朵、旅行途中邂逅的各种小玩意……所有的累积都让日子变得温暖与充满人文气息。
当时机成熟,我便开始设计“在家吃饭小组”的家宴邀请,自己拍的照片,设计成好看的卡片,是最贴心与真诚的邀请。这样的邀请,我就曾经收到过一个。我的一位英国同事,她的未婚夫是平面设计师,因为平日私交甚好,在他们准备回国结婚前,送给了我一张他们的婚礼请帖,这张请帖卡片就出自她的未婚夫亲手设计与制作。这样的手工礼物在当今利益为先的人际关系中显得分外难得,值得我去一生珍藏。
2011年,那时候我还买不起类似ZARA HOME的一块桌布,这块米色的桌布是我跑到黄浦区轻纺市场裁的一块布。时至今日,我都还记得那个卖布的上海大叔不会说普通话,急得我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尺子,自己动手量了起来。这块桌布在我后来换了几张桌子后,依旧没舍得丢弃。
餐桌的鲜花摆放也很有讲究,为了不冲突主角菜肴的香气,最好选择类似康乃馨、红豆一样香气较淡甚至无味的植物作为装饰。另外,正如我所提倡“创造一平米的奇迹”那样,碟子自身也可以是一种空间利用,千万不要放过你对它的设计与想象!美好的餐巾、一粒新鲜的水果、一朵小花、甚至修剪红豆枝的余料都可以作为餐盘的一种装饰,它们会让客人落座时感受到女主人的贴心与细腻,拉进人与陌生空间的距离,把“请客吃饭”升华到“生活艺术享受”的层次与高度。
没有嵌入式烤箱没关系,甚至没有小烤箱也没关系,中国伟大的饮食文化丰富了蒸煮的效用,它让饭后一款甜点不再成为难题,就好比这道酸奶紫薯方。紫薯切成短柱形,浇上酸奶,最后随手撒满杏仁、腰果和葡萄干,甚至是碎花瓣儿,都是一款赏心悦目又味道极美的饭后小吃。还有晚饭前,随后放一叶修剪掉的薄荷小叶,都能把一盘意大利面升华到西餐厅的视觉享受。另外有很多人对杯子的“口感”很在意,正如我喜欢用青瓷碗喝汤,青瓷的瓷质细腻,端庄浑朴,甚至有一种玻璃的顺滑质感,与水相遇,是最完美的结合。
写到这里,才发现生活真是部百科全书,我还有很多很多关于“廉价的生活”想要分享,无论是我亲身经历的、我所见到的、听说过的,每每回忆都让我兴奋不已,所以单凭几篇文章是无法述说全部的。然而蜻蜓点水往往就是一种启发,生活本来就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即便是大美,当千篇一律也会失去生动的意义。
几年前我因为一个朋友表达了“藐视把烹饪作为爱好”的观点而跟她争得面红耳赤,我们都各持己见而毫不退让。我想起很多年前我不屑于给自己烧一顿饭,如今却无比坚定地认为:烹饪是一件美好的小事。
看食材不是食材,是自然。人们在煎炸煮烤烧中与自然建立联系,懂得什么是“鲜得难得”,在难得中慢慢体会生活的真味与真意。
希望你也与我一样,真挚而坦率地热爱生活。
时光餐桌系列,敬请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