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美国金融权力的象征。加息背景下,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这个支撑着世界金融运行的圣地,期待着那个终将落下的靴子。说起加息,就不得不提及美联储。是什么让美联储的加息这么引人重视,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今天,我就从一个梦想说起,带大家回望历史,讲述美联储的一个美国梦,是如何在万众瞩目之下诞生、演变,以及破灭。
左摇右晃的摇篮
二战前,美国饱受大萧条之苦,世界也卷入了大战之中。那时候的世界,受够了萧条的苦,厌倦了萧条,害怕着经济停滞不前。于是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二战后,美国一直保持着凯恩斯主义的信仰,直到七八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副作用愈发明显,经济陷入滞胀之中。里根政府不再迷信大政府的凯恩斯模式,逐步放弃扩张性政策,开始使用减税为主的供给学派政策。
经历了大萧条的通缩和长期的滞胀,美国开始走出了经济困境。美国的政治精英开始反思自己的政策,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刺激也不是,抑制也不是,美国经济,又该何去何从呢?
美联储受制于理论的弊端,也陷入了苦苦的挣扎之中。70年代,美联储时任主席沃尔克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换成了货币供应量,试图操纵市场流通的货币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但很快,美联储的精英就发现,无论你用何种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难以稳定地实现美联储心中的经济愿景,反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波动。
美国政府焦虑的问题和美联储的问题本质也一样。前者因为刺激还是抑制而发愁,后者因为通胀还是通缩而无奈。到底怎么办?他们都在挣扎。
直到克林顿总统的上台,好了,这两个问题一步步地被消化掉了。这是后话,可让我们回顾当时,在一个特别的时间点上,却有一个特别的事情,值得我们关注。
诞生
1993年7月22日,就在克林顿总统上台不到一年之际。美联储时任主席格林斯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放弃调控货币供应量,以利率作为美联储的调控目标。这个决定拉开了美联储新货币政策的序幕。
其实,倒霉的老布什总统应该早有察觉。在大选的重要时刻,格林斯潘没有给他强有力的支持,加大对经济的刺激力度,助他度过难关。他的不作为,从现在来看,就是对美国最大的帮助。
1994年2月22日,7个月后,那个靴子终于落地。格林斯潘终于向外界公布了他心中的想法:美联储的政策绝对不会刺激经济,也不会抑制经济。该货币政策的特点被他用一个奇怪的词语所归纳——中性(neutral)。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他的嘚瑟还是比较内敛的。
尽管他把这句话憋在心里很久了,说出来的那一刻,很自然,也很得意。因为,这句话承载着美联储的美国梦。
一直以来,全世界在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之间摇摆,极端的自由主义变成和极端的集权主义造就了多少悲剧。经济也在通缩和通胀之间徘徊,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喜,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格林斯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肯定充满了一个美好的愿景。货币政策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冲击。美联储将保证美国民众拥有一个富强自由的经济环境,社会不会再因为经济波动而动荡。
格林斯潘的话说得很自然,可世界还是惊呆了。这个承诺的分量沉重不已。
警钟
这个承诺,滋养了美国的发展,也滋养了克林顿总统的政治生命,以至于卸任多年的他,还享受着如此之高的声望。克林顿总统时期,美国经济飞速发展,财政也从从赤字到盈余。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所谓“中性利率政策”的功劳。
但是,就在2000年,劳苦功高的克林顿总统快要下台的时候,互联网危机爆发,为信奉这一理念的人们第一次敲响了警钟。
2001年,美国正式步入衰退,2002年美国打响了反恐战争,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美国还是挺了过来,用强劲的经济增长,又一次提振了美国人对美联储梦想的信心和赞许。
2006年,美国经济迎来又一次繁荣,大家享受着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做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的标签上刻着“made in federal reserve”(美联储制造)。
那是这个中性利率政策的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各国也在逐渐模仿。美国不仅经济、政治都是世界的榜样,但最重要的还是金融。
就在世界跟着美国人一起沉迷于这个美国梦时,2008年金融海啸让大家彻底醒了过来。世界这才意识到,这只是一场美联储制造的美国梦。
破产
梦想的破灭,总是在另一个梦想开始的时候。当2008年中国北京真正唱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时候,那个美联储制造的美国梦,破灭了。
美联储没有履行他的承诺,坚定地维持利率政策的“中性”,利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刺激经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人性总是贪婪的,任何理想化的承诺都必须接受质疑,当质疑消失的时候,就是危机的开始。早在2006年之前,世界开始沉迷于美联储的美国梦的时候,危机的种子,就已经种下。
结语
美联储放弃了“中性”利率政策的核心原则——泰勒规则。他开始了调整,乐此不疲地开始用新的工具,玩起了新一轮的游戏,它的名字叫量化宽松。
游戏规则,当然不再是传统的泰勒规则,换了一个名字,叫伊文思规则。
变化了这么多花样,真正变的,只有一样,那就是那个美国梦。在现实面前,为了国家利益,只有将它一刀刀地抹去。
量化宽松终于快玩完了,加息即将到来。即将开始的是一个全新的游戏,不知为何,美国人还是带着同样的天真,同样的理想主义,与我们玩这个游戏。他们总是希望用高标准、理想化的理念,引领世界,好像非得扯点理想理念,才觉得自己牛逼。不过,游戏刚刚开始,鹿死谁手,还有一番争斗。
忘了告诉你,这个新游戏的名字,叫中美之争;游戏的第一站,已经开始,叫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