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F79双证班,从苏州回来的这三天内,整个人都沉浸在狂欢的学习中不能自拔。这种狂欢是因为DISC社群小伙伴高涨的热情,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推动着你。就好像云飘过一片天空,被阳光普照般的温暖!
在地铁上,我听着望娣大师姐的分享,关于母亲节那段经典的分享。大师姐在母亲节那天给自己的母亲和婆婆订阅了鲜花,但是大师姐在一整天课间,都没有收到丈夫和儿子的礼物及祝福。是的,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在这个时候都会有受伤的感受。我几乎都可以感受到那种被冷落不被重视不被看见的忧伤。我竟然含着泪水哽咽了,因为我也觉得委屈。我有足够的理由伤心难过发飙发火。但是大师姐不一样,大师姐接受,并真诚地给儿子老公电话致谢,感谢他们让她成为了母亲。就因为这么有智慧的行为。老公和儿子给她准备礼物,并祝福她。并且也为奶奶和外婆准备了礼物,陪伴老人家。一个感恩的电话,让三位母亲都享受到了幸福!家里是天堂还是地狱,其实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大师姐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同样是《DISC识别》课程,大师姐说得绘声绘色、精妙绝伦、引人入胜、韵味无穷……因为我在前一天也试着给小伙伴分享什么是DISC,同样的图片同样的知识点,但是不一样分享真的会带来天差地别的效果。我的知识点输出非常的生硬干涩,没有活力,就算我把每一张PPT的每一个文字都清晰的叙述出来,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显得苍白、空洞、乏味、无趣……我没有办法激起听众对DISC的兴趣。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给了一些错误的引导。
回来之后我反复在听大师姐的分享。我发现大师姐在不多的DISC知识点的分享过程中运用了16个案例。并且每一个案例的分享都是为了总结一个知识点输出。而这样总结知识点非常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内容饱满,学员愿意去跟踪、去学习、去了解,并且将自己带入。
而且大师姐的案例都取自生活,来源现实,我们随处可以遇见。就像行走的案例库,数不胜数!这样一分析就让我知道了,我不应该只是干巴巴地将知识点告知我的伙伴。这样自我探索之后,我第一天的一万点伤害就完全可以接受了。这说明我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应该运用大量的案例结合自身的情况,声情并茂并且用各种互动的方式和学员们保持更高的黏度。我知道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操练的过程。只要从优秀的老师身上去学习,哪怕每天就是那么一点点的收获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在师姐的分享过程中,我也是用了许多的数据去测评,大师姐I值比较高!因为她用了高I,高I,高I
太赞了
好贱好贱好贱
5个非常非常
忍不住想流泪呢,太美好
哇!
很高很高很高很高
太赞太赞
我想高I的小伙伴才会用这样叠加的形容词吧!
但是这段时间的分享中有一个问题我迟迟在纠结。特别希望大师姐下次修正一下。因为大师姐说《泰坦尼克号》97年上映的时候,她还在上幼儿园。假设她7岁,也就是九O年出生。但是在分享母亲节的故事的时候,他说了作为一个结婚15年的女人,这下我立马不淡定了。 2019-15= 2004年! 14岁,14岁!14岁!就像大师姐说她的老板一定要修改她的标点符号。我也特别想告诉大师姐,咱把两个时间设计的符合逻辑行吗?如果有小伙伴,能看到这里请@望娣大师姐。最幸福不过是,你曾温柔呼唤,而我恰好有过应答。
春丽馆长说: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