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随笔,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昨天晚上蹭上铺那根草的优酷会员看了一部电影《肖生克的救赎》,这是本人第二次看这部电影。第一次是在我年轻、单纯、无知的高一时代。那时的我身处一个学习竞争压力特别大的所谓的竞赛班,就是全是学霸的班级,是容不下我这个“伪学霸”的,他们每天都在很努力的学习,尽管还处在高一还不是高考前期,他们会用尽一切的空余时间学习,积极向老师同学问问题,只有那样,才能展现他们是努力学习的。而那时的我不太喜欢学习,不喜欢两周放一天半不到的体制,不喜欢上数学课,因为特别怕那个数学老师,也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个未老先衰的,听说是三十岁左右刚有宝宝的男政教处主任,非常的疯狂,我每次上数学课之前,条件反射都会紧张到发抖,严重怀疑如果我受他荼毒三年,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会习惯还是会疯掉。那时一个晚自习,当然是强制要求上的自习,学校组织学生自愿去礼堂报告厅看电影,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是坏消息,想偷懒的同时就会意味着作业写不完,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去了。当时看完整部电影,就只有一个感觉,特累,脑袋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所以最后我的总结是有同性恋的电影。现在想想这是一件多么无知的看法,也许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来源于我身边一个喜欢看男男小说的舍友吧。
这次看完这部电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也许是和大学所学的专业有关吧,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每天带着批判的视角看待身边所有的事情,那样活着总感觉非常的累,一点都不轻松,啥都不想的度过一生,是无知还是心大,都无可厚非,但这样的人会成为两种极端,一个是生活非常安逸幸福,另外一种碌碌无为,一团糟,这是个非常纠结的事情。
有点跑题哈,再看肖申克,我只想谈谈关于体制化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体制化中,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就是高压线就是肖生克监狱的围墙,我们生活在其中。幼儿园小学的时候,我们讨厌它,每天想着出去玩,我要回家,可是到了初中甚至不到初中,我们就开始适应这种生活,习惯它,到了大学,稍微轻松点的生活环境,让现在的我开始不适应,甚至想念高中的生活,要是在我高中的时候就产生这种想法或是被现在的学生知道,一定会说我犯贱。急于逃离又甚是想念,人啊,说不准。惧怕我的大学时代会碌碌无为,但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怕我的大学脱离以前应试教育的模式,我该如何学习,难道要像布鲁克一样悲哀的结束自己吗?都是犯贱的表现,这就是现实,就是社会。给了你自由,却不知道怎样去行使自由的权利。
我的大学,该怎样,才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