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独立、有内驱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妈妈是否具有稳定的“自我内核”与边界感。
什么是“自我内核”呢?通俗地讲,它指的是我们来到人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实现什么,想留下什么。它可以是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我们的事业,我们自己的意义感。
如果一个妈妈没有稳定的“自我内核”,她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看似尽职尽责,为孩子操碎了心,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能并非幸事,因为这是没有边界感的爱。
一个缺少边界感的妈妈,因为过分关注孩子,容易把孩子的所有问题(哪怕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问题)放大化,使自己焦虑,那么她的应对方式也可能会情绪化,让孩子感到巨大的压力。
一个缺少边界感的妈妈,总期望孩子来背负自己的梦想,希望以孩子的优秀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可孩子那弱小的身心哪里背负得起两个生命的重量呢?
一个缺少边界感的妈妈,养育孩子的过程可以说是对亲子双方的“压榨”,妈妈感觉自己被孩子“压榨”、为孩子牺牲,于是免不了希望孩子补偿自己,而这又成了对孩子的“压榨”。这样纠缠不清的爱,太沉重了!
想找寻“价值感”,那就自己去追;想摆脱“挫败感”,那就自己去解决。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儿,与孩子无关。将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很容易,将情绪发泄给孩子也很容易;但学会自我负责、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却是件不容易的事儿,因为这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努力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