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是《儒林外史》第一回里面的主要人物。他出生在元朝末年,为人嵚崎磊落。
王冕小时候,家境不好。七岁死了父亲,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他到学堂读书。十岁时,物价上涨,家庭更加贫困,生活雪上加霜,书实在读不起了,辍学给隔壁的秦老爹放牛。
秦老十分厚待王冕。每当家里煮些腌鱼、腊肉,送些与王冕。他拿块荷叶打包,递与母亲。赚的点心钱,聚到一两月,买几本旧书。每天拴好牛,坐在柳荫下看。
弹指三四年后。在一个黄梅时节,下过了一场大雨。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几道金色的日光,照耀得满湖透红。湖边上的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十来支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此景,让王冕心生学画的主意。
初时,王冕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后,那荷花的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了一张纸。慢慢有了名气,乡人争着来买。到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读古人的诗,画几笔画,渐渐不愁衣食。
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通。更可贵的是性情,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门读书。一次,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自造了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红柳绿的时节,穿着阔衣,乘着牛车,唱着小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吟诗作对,尽显一派高雅。
秦老有个亲家,官府中人,奉本县县令之命,寻王冕画二十四幅花卉图。一日,领了命令,直奔秦老家。巧遇正在做客的王冕。亲家央求,秦老怂恿,王冕画了花卉,送于秦老的亲家。
县令将二十四幅花卉图送与了上级长官——危素。危素沽名钓誉之徒,在京城侍奉过皇帝,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即有权势,人人景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乡村野夫,争相结交拜访。听说离京时,皇帝亲送城外,又携手走了几十步。
危素受了礼物,看了又看,赏了又赏,爱玩不忍释手。次日,备了一席酒,邀请县令,询问二十四幅花卉是古人所画,还是今人所画?知道王冕后,备加赞赏,想相约一会。
哪料王冕不愿结交权贵。相邀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王冕告诉秦老,县令倚着危素的势要,酷虐小民,无所不为。此种小人,不要相交。之后,王冕远走他乡,躲避危素。
若干年后,王冕母亲病重,弥留之际,告诫王冕,做官虽是光宗耀祖之事业,你却性情高傲,倘若惹出祸来,反收不了场。让王冕听她的遗言,娶妻生子,守着祖坟,不要出去做官。
从此,王冕远离官场。朱明王朝建立后,危素自称老臣,问了罪,发往和州守墓去了。
自此以后,时常有人传说,大明朝要聘王冕做官。传言一出,王莽立刻收拾家当,隐居会稽山中,并不言姓名。当朝廷谴一官员,手捧诏书,带领许多人,来到王冕家时,门前野草满径,四处萧瑟。推开大门,蛛网满室,早已人去室空。
最后,王冕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置办棺木,葬冕会稽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