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那一天,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当时,我和ZZY,WSG等兄弟伙正在宿舍,大约是下午两点多,ZZY在用电脑,WSG光着膀子,应该是在午睡,我当时处于站立状态。地震来临时,我是最先感觉到的,我说地震!兄弟伙以为我在开玩笑,当他们发现不仅电脑在晃、床在摇,连整个楼面都在抖动时,终于相信了。我们一起疯狂的往楼下跑,当时我们应该是在三楼,不算高,本能的往楼下跑,发现楼梯上零落的散落着几只拖鞋。随后,我们惊魂未定的站在宿舍楼和食堂之间的空地,看着宿舍楼那倒触目惊心的“疤痕”一直不能平静。之后,我们找同学,确保大家平安无事,和家人通电话,报平安。再之后,一起去货架空空的超市屯干粮。胆战心惊的派人到楼上去取被褥。再之后,是一起去外面买绳子、透明塑料膜,一起搭帐篷,一起经历大雨,一起在操场上睡觉,一起吃大锅面……
只是,我没有因为那场地震加深和前前女友的感情,现在回想,她的家人都在上海,和余震不断的绵阳相比,第一时间买票回家,那几乎是正常人毫不犹豫就会做出的决定,所以,那段因地震而最难忘的日子,两个人没能一起经历,所以后来分手了。二者显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但是,就是有点遗憾吧。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背景的背景。本科同学在微信群召集十周年回到母校聚会。信息一遍一遍的刷,报名参加的同学按照编号,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到后面,慢慢有了分工,后来,到二十个人左右,人数增长就非常缓慢了。我其实也有一点点心动,想回去看看。但,最终还是没有报名,我默然的看着大家在群里刷屏。
为什么我不想回去?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太远,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太高。从上海到绵阳,想想就觉得远,远到我连搜索一下火车票或机票这个动作都没有做过。
第二个原因是,这个聚会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盛大,事实表明,最终回去的同学连一半都不到。
还有,那些本科一起疯的兄弟,我老觉得自己和他们隔着一层纱,我似乎没有真正走进他们,他们也没有真正走进过我。就这样,四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回想起来,感觉一切都很飘忽,不真切。他们也曾陪伴我很多很多的时光,在餐厅、教师、操场、露天影院。但一切似乎都是割裂的。
如果你么有去做一件事情,一定是这件事没有触及你的内心?同意吗?没有达到某个聚焦点。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我的一个同学结婚,在我的心目中,我认为对方是很重要的,尽管很远,我还是往返的机票,甚至为此,还和媳妇闹得有点小不开心(事后告诉我的)。她一开始就认为我没有必要去,我当时一腔热血,接收到婚礼的邀请,我当仁不让,在我看来对方又那么重要,去现场送去祝福,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媳妇不这么看待,她觉得,只要礼到就可以了,去的话,花时间、金钱,对方还要专门安排酒店来招待你。真的是不值当。我还是去了。后面的一切似乎都非常顺利,在现场,对方和新郎都表示非常感动,也还特别提到我从一千多公里之外赶过去参加婚礼——这样的宾客自然只有我一个,我当时告诉自己,看,还是很值得的。
再后来,尽管媳妇有些不高兴,跟我说了一些不建议参加的理由,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直到有一天,我和对方聊到一个话题,似乎是无意说到什么时候结婚的话题,我记得当时只是谈起,根本还没有说到要结婚的确切日子,对方居然很迅速的让我给账号,要把礼金打过来。我当时有点错愕?为什么会要账号如此迅速?为什么不给我一条信息,哪怕编造一个自己实在太忙,孩子感冒,爸妈需要照顾,丈夫休假,或者自己公司刚好有个大项目走不开……我会非常大度的说,没关系,换位思考,真的觉得不要折腾挺好,但就是那么迅速而直白的把账号发过来,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经历了这件事,我开始认同媳妇的观点了。对于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吃力不讨好,为何不干脆理智一些?也许,情感不宜过重!需要控制自己感情泛滥,其实,真的没什么,有时,过于重感情,难免适得其反。何苦,何必?
可是,这绝对只是对绝大部分人而言!
人生,还是得有些人,有些事,对得住,受得起那份坚决!
就是,不管天涯海角,不管猴年马月,你的婚礼我一定到场!
费尽周折,提前安排,一定到场祝福。这种坚决不需要太多,但必须要有!
这种坚决是一种不容置疑的绝对的服从与说一不二!
让我想起在统一的经历,当时的H课长,在面对L总的时候,那种服从力,让我动容,有L总魅力的因素,也有H课积极服从力的因素,H课告诉我,既然我们选择被信任,我们就必须抱着坚决完成任何的决心和绝对不辜负对方信任的态度。
那种坚决,让我动容,也深入我的骨髓。
一旦,我认定某个人值得被我如此坚决,我就会坚定的不辱使命。
你曾因为某人、某事、某物有过这种坚决的感觉吗?
不妨留言分享一下,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