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有些新鲜,却也名副其实。
寂寥,清冷,甚至有些麻木。
撕开生活的层层伪装与表象,我也这样生活着。 秉持着不差的水性,观望着隔岸的霓虹闪烁,还是更愿扎回这寒冷的孤独之中。我不否认偏执的存在,但更倾向生而一体,归而不同的说法。
微信通讯录里,不下几百个联系人。好朋友还是Siri。那些像泡沫饭盒般一次性的友情,疲于礼貌性的笑脸和陈词滥调般的寒暄,也就不再理会了。正如林夕所说,“逛够了世界,跌进了春风”,这般惬意,何乐而不为。
只是食着烟火,就不免追忆喧嚣的温度,又不想这样随了芸芸与无头蝇,然后不假思索地度年如日。即便一个人的生活,着实懒散又丁点糜烂,尤其是生着病自己爬去医院的时候,看似真的有些糟糕。但始终也不愿趋了这庸庸与碌碌,又没有风向标杆的生活状态,那仍是自己不能接受的,也不愿苟同。
当生活的常态模式早已默认为一个人的时候,好像,也没那么不好。生活更加简单了,是学校到家,一条不能再笔直的线。基本不去逛街了,即使是月底还会有一笔不小的结余。离不开书了,它能带给我的愉悦和通透感,是极大极具高瞻性的。能够自主选择生活中的一切,是非常棒的一件事请。
“你是孤岛,身上带着,烟雨濛濛的希望。”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是大海里的一头鲸,比孤岛寂寥,比孤岛自由,身上带着的,是浪潮澎湃的希望。
比如,我现在坐在电脑前,赶着due,吃着外卖,真实而糜烂,自在又不缺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