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描画了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文件强调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对乡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集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切无不说明着,乡村是一处大有可为的“练兵场”,是一个乡村也必将成为一片令人才盛放,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
引进人才要挑选适宜的良种,撒进乡间的大街小巷,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要想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人才队伍,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在制定政策、发布公告之初,就要三思而后行,清楚掌握当前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摸清本地人才的缺口和短板,准、细、全的制定好人才引进的具体政策,多方协力,共同为引进人才创造合适的土壤。社会并不缺乏渴望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优秀人才,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有发挥好政策导向的精准滴灌,优化人才建设的创新环境,出台真正能发挥实效的持续性政策,才能更好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也增强人才对乡村的认可感和主人翁意识。
引进人才既要灌溉‘田间水’,又要施以‘现代肥’,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人才,再将人才进行因地制宜的培养。资源倾斜要做到有的放矢,将资源用在最需要,也最能发挥能效的地方。新时代的青年人才具有突出的创造能力和极强的适应能力,需要的只是一个成长的平台,引进人才后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任其自由野蛮生长,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摸清人才个人的特长和需求,量身打造成长环境,整合各方资源,助力青年人才的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让人才和乡村互相需要,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优秀的人才汇聚于此,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挑战、更丰富的未来选择、更广阔的前沿视野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来到乡村成长。
引进人才要为人才提供能得到充分成长的空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如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前三者属于低层次需求,通过外部环境的设置就能满足,如果食不饱,力不足,纵使是千里马也美不外见,而后两者属于高层次需求,不仅需要外部环境,更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只有满足人才的高层次需求,拓宽乡村人才的上升渠道和晋升机制,人人才在乡村工作有盼头、有奔头,才能更好地发挥对人才的激励作用,让人才为乡村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