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零四年便开始参加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早已耳闻李仑老师的大名,心中对他充满了崇拜与好奇,此次从覃老师处得知五一期间有他的存在主义团体工作坊,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让自己度过了一个最奢侈的五一节。
此次的团体是一种无结构团体,成员有参加过李老师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组学习的复训人员,也有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工作坊的人员;年龄结构上也是有老、中、青的很大跨度。三天两夜的行程,我们共同走过,从开始的试探(长时间的沉默,等待)到彼此微微敞开心扉,慢慢述说,到风暴期(成员互相攻击与拯救,掀起一轮轮振荡)再到创伤期(或坦露自己,或无意识的移情)再过渡到平台期(逐渐融合)再至调整,至自我的实现,至最终的分离。。。。
就我个人来说,因为了解团体的设置,便充分的信任自己的团体,以积极的姿态将自己交给小组,随心而动,表述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听听伙伴们的发言,体察自己每一个当下的感觉,发现自己骨子里居然是一个不会表达、不会求助的孤独者。导致不幸福的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智慧不够,一个是体验不够,而通过痛苦而学习便是成熟的代价。倾听其他成员的诉说,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感悟——重复过去的力量大于改变的力量;不会处理愤怒的情绪,癔症人格的高受暗示性、高戏剧性,面对悲伤,我们要做的是陪伴,陪伴他在他的感觉里呆一会儿等等。。。。
在无声无息中,人与人就这样全身心的相遇,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贴近,在彼此的回应中,在冲突与碰撞中,人与人的联结建立起来了,团体的动力将我们带到神奇的时光遂道中,找我们自己需要的答案。
三天两夜的行程,我们很辛苦,我们很甜蜜,我们成长了,这便是最大的值得。李仑专业、严谨的工作作风、每天高强度但饱满依旧的工作状态让我们每一位学员发自内心的感动、欣赏。他是一个优秀的带领者,既有犀利的洞察力,又有完美的亲和力。在团体体验中,他总是悄无声息却又处理地恰到好处:在家庭关系中,他成为家长的角色,任学员在潜意识里重回童年创伤,自我治愈、完整;他时而适时干预,调整团体行进的方向,保护团体动力;在职场关系中,他是领导,是权威,让学员明白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差异,明白什么叫职场边界;在夫妻关系中,他是丈夫,让完美倾向的妻子明白什么叫合作,什么叫分享与分担;在同事关系中,在伙伴关系中,他是同事A,是伙伴B,让你明白什么叫竞争,什么叫成人世界解决不了儿童世界的问题。。。。。。
三天两夜的精神大餐需要我象大黄牛一样慢慢地反刍、重复地咀嚼,直至彻底地嚼碎、消化、吸收,再滋养自己心灵,助人助已。。。我很感谢自己有勇气走近偶像,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存在主义团体初级工作坊。在分离之际的合影时,我情不自禁地用右手攀上了李仑老师的右肩,他那么高大,我如此小巧,以至于他笑曰:“哈哈,你象个猴子。。。。”
伙伴们都笑了,我也笑了,自我分析的结论是:对,我就要象一个猴子,我要搭上李老师这个巨人的肩膀,继续认知和成为自己,我要站的更高,看得更远!
亲爱的伙伴们,暂时的分离是为了下次的心灵再聚!咱们中级工作坊见!
来源:https://www.liluntuanti.com/走近李仑,走进团体,发现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