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的咸菜文化
如果将食材的范围限定在蔬菜,老家人在腌制方面的传统智慧也绝不仅仅限于一个“咸”字。一年四季,时光流转,不同种类的叶菜被制作成口感丰富、搭配迥异的“咸菜”。一些种类出了浙江实难再遇见,然而仅凭着儿时的记忆,我也依然能够寻回那份味觉的感动。
一、冬腌菜
小时候,奶奶家的院子里放着几个小水缸,但并非用来储水。每年冬天,家里买回来大批的长梗白菜,稍作晾晒,去除腐烂的枝叶,便准备下缸了。铺一层白菜,洒一层盐,就这样累至四分之一缸时,奶奶会赤脚站在白菜上面反复踩踏,将汁水尽可能多地挤压出来,然后再往上铺白菜和盐。最后将水缸塞得严严实实,放上几块大毛石压阵。每隔三五天,要将石块拿开,再踩上几轮。反复大概半个月之后,冬腌菜便腌制好了。
至今,我从未在上虞之外的地方吃到过这种腌菜。每次回去,特别想吃的一道菜就是腌菜煮冬笋。酸溜溜的腌菜搭配鲜嫩的冬笋,在几轮大鱼大肉之后,颇有点小清新的意味。
2.咸芥菜
这里说的芥菜和平时广东人吃的芥菜不同,在浙江一般叫九头芥。到了外省,很多地方称之为雪菜。咸芥菜就是腌制加工后的雪菜,色泽亮黄、香气浓郁、滋味鲜洁,酸爽中又带点青涩,作为佐料,炒、蒸、煮都非常精彩。雪菜黄鱼是最让我馋涎欲滴的一道菜。黄鱼两面煎至八成熟,放入雪菜一同焖煮,浓稠的汤汁同时吸收了黄鱼和雪菜的原味,鲜美至极。可惜在广州很难见到高质量的黄鱼,也没办法买到地道的雪菜,这道菜始终停留在味觉记忆中。
粤菜中有小炒皇,老家也有一道叫小炒的家常菜。两者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小炒的主料是咸芥菜,配上肉丝、豆干丝还有笋丝。没什么胃口的时候,这道小炒总能很快提振食欲。咸芥菜的味道很强势,为整到菜的口味定下了基调,但同时又保留住了其他几种食材的原味。这真是食材搭配和碰撞的奇迹!
3.笋煮干菜
笋煮干菜是绍兴地方的著名特产,生产历史悠久。老家人普遍自腌自制,作为常备佐菜,后来成了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来了广东之后,每年都会有老家的亲戚送我这个)。据史料记载,清朝时,笋煮干莱曾作为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
晾晒梅干菜是在春夏交替的时候。常用的蔬菜有芥菜、白菜和油菜,还有春、夏季供大于求的毛笋。在江南一带,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的笋,口感和做法不尽相同。毛笋个头大,产量也大,但涩味比较重,吃多了特别伤胃。于是便拿来做笋煮干菜。
制作的第一步:鲜芥菜在太阳下晾晒几个小时。
第二步:清洗干净后,把菜放在通风处晾干。
第三步:找个地方把晾干后菜堆叠起来,大概两三天后,菜就开始闷黄了。
第四步:闷黄后的菜用盐腌制十天左右。
第六步:等天气晴朗时,将腌制好的菜摊在晒箕上晒干。
第七步:毛笋切成笋片,再加入比例适中的干菜一同煮熟。
第八步:把烧制好的笋干菜摊放到太阳下晾晒两天。
第九步:找容器密封储存,笋煮干菜就制作完成了。
笋煮干菜怎么吃?不得不提的是绍兴人家再熟悉不过的干菜焖肉。五花肉,除了糖之外什么调料都不需要,和笋煮干菜一起焖,出来便是香喷喷的一道“过饭”菜。现在我已将这道家常菜带到了广州,妻子家人、以及这边的同事朋友都表示接受,偶尔试一试作为清淡粤菜的一种调剂。而我,也是偶尔试一试,作为故乡思绪的一种寄托。
除了以上提到的,老家对于“咸菜”的诠释还有很多的花样。每家每户勤劳的煮妇们都在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不断对这种“咸菜文化”创新改良。百味之首的咸让在外的游子们刻骨铭心,在孤寂的城市中,无数人的味蕾也因此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