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祝贺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
——奥.霍姆斯
走亲戚可是过年的一件大事,不信你到街上看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大包小包,行色匆匆,都是走亲戚的。到了年根儿底下,走亲戚到了高潮,今天去这家,明天去那家,都要忙活几天。
走亲戚,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古老习俗,也是春节期间亲戚们联络感情互致慰问的重要活动。
一般情况下,走亲从正月初二开始,然后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结束。这期间,几乎家家都沉浸在过年的祥和与幸福之中,人人都尽享着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温暖甜蜜。
这段时间住在老家,经常往街口一站,就看见一拨又一拨走亲戚的人,或是开汽车,或是驾驶电动三轮车,浩浩荡荡从眼前走过。到了亲戚家门口,停车,卸东西,一箱又一箱,一件又一件,大大小小,红红绿绿,像是送快递的。卸好了东西,再去叫门,“舅舅”、“姑姑”、“大姨”,叫得山响。主人出来,打开门,先是惊呼:“大外甥来啦!”“大侄女来啦!”然后就是极其热情的往里让:“快进屋,快进屋,外面冷。”再然后就是嗔怪:“来就来吧,还拿啥东西!拿就拿吧,咋拿这么多!”再然后就是招呼家人搬东西。几乎每家门前,都会上演这同样的一幕。不一会儿,那个刚刚被让进去的人,又出现在大门口,主人举家相送,双方热情道别,直到客人消失在视线中,他们才如释重负般转身回去。
过去走亲戚时都是步行,亲戚家都在一二十甚至二三十里外的村子,村与村之间有的连像样的大路都没有,更不要说交通工具了,一走就是大半天时间,全凭一双脚。为了体面,走亲戚大多穿着不太舒服的新布鞋,鞋底新纳的麻绳和脚底摩擦,几个小时走下来有时候能摩起水泡。女人们回娘家还要背着孩子,提着礼品,如果打算住几天的还要带上干手工的工具和材料。妈妈那时候如果要住一晚上也会带上纳的鞋底和线绳…
小时候走亲戚最有意义的,是饭前饭后亲戚一定会给的压岁钱。记得最早的时候是一二分,然后一毛,后来姥姥给涨到了两毛。当时,给我压岁钱的时刻,还得装出不想要的样子,使劲的朝一边躲去。但我的眼神并不躲,偷偷的瞥一眼数额,看看新旧,假装做出一副极不情愿收的样子,但从没辜负过亲戚的一番好意。当然父母总是在一旁推辞着:“可不能给他了,都那么大了。”我朝他们瞥去不满意的眼光:“我才八九岁,我可不大。”后来我长大了,人家也不给了,当然给我我也不好意思要了,因此我一生压岁钱最高数额定格在了两毛。
小时候既盼着跟大人走亲戚,也盼着家里来亲戚。所为者何?因为走亲戚也好、来亲戚也好,都能混口好吃的。跟着大人走亲戚,自己就成了客人,自然受到热情招待,好吃好喝;家里来了亲戚,虽然不能登堂入室大快朵颐,残羹剩饭也要比平时多些油水,聊以解馋。家里来了客人,小孩子是不能上桌吃饭的,这是规矩。桌子一般放在炕上,是那种四四方方的矮腿炕桌。亲戚或长辈坐在上首,家里的大人坐在靠近炕沿的位置,方便随时下地。
烫上一壶酒,给亲戚满上一小杯,很小的杯子,要尽量斟满,但不能倒洒,不能溢出。客人喝一口,主人立即给满上,不能空杯或半杯,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并表明家中的酒很充足。菜上来,拿起筷子招呼客人吃菜,但自己不能先夹,只在菜碟上虚晃,非要客人先夹第一口,自己才稍微夹一点,意思意思。看客人把菜咽下,停下筷子,赶紧端起酒杯敬酒:“您喝口儿,咱边吃边喝。”这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喝,所谓先干为敬吧,但不能干杯,只是抿一小口,倒是要劝客人:“您喝深点儿,咱家酒有的是。”
餐桌的规矩特别多,比如,不能吧唧嘴,不能把筷子横在碗上,更不能竖叉在碗里,不能紧盯着盘子,不能埋头吃饭,不能够着夹菜,等等。跟大人走亲戚混顿好饭,对小孩子来说也真是不容易。出门之前先要教育,把各种规矩重申一遍,然后是警告:“不听话哪都不让你去!”到了饭桌上,还要学会看眼色行事。大人脸色一沉、眼珠子一瞪,立马就知道自己又有哪做错了。吃顿饭小心翼翼、提心吊胆。
在这些规矩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不能“连箸”。箸者,筷子也。连箸的意思是连续夹同一道菜,这是大忌。再好的菜,再想吃,也不能连续夹。毕竟是小孩子,哪管得住自己。看见好吃的,抓心挠肺一样,一下子就忘了规矩,夹了一口,又去夹第二口。再想去夹,筷子刚伸出去,“啪”的一声,手背被大人的筷子敲一下,出现一道红印,抬起头,看见一道威严的目光。主人连忙解围:“瞧你,哪来的那么多规矩,在这儿跟在家一样。孩子嘛,让他吃,让他吃。”一边说一边把那道菜移到孩子面前。想吃却不能吃,真是折磨。
家里来了亲戚,小孩子只能在外屋,烧火、端菜、打下手。闲下来后,门帘掀开一道缝,往里偷看,嘴里流着哈喇子。不能上桌,我们就盼着桌上的人少吃一点,给自己多剩一些。
如今,无论走亲戚还是来亲戚,吃饭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匆匆而来,放下东西,寒暄几句,转身便走,急忙赶往下一家。走亲戚越来越像走过场。小孩子也不再盼着走亲戚或来亲戚,好吃的的诱惑没有那么大了。天天吃好吃的,他们都吃腻了。
礼尚往来是国人的习俗,这一个“礼”字颇有深意。礼节不能不讲,礼物更不能将就。看长辈必须带酒,即便他不喝,这是礼节。亲戚关系的亲疏远近,主要体现在礼物上,用礼物的质量和数量证明。因为大家都要走亲戚,而且是相互走亲戚,所以很多礼物就在亲戚间流转,从这家到那家,又从那家到这家。有的东西送出去,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己家中。
礼物的选择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情。质量要相当,数量要对等。拿少了怕人瞧不起,拿多了又觉得亏得慌,还怕给对方带来压力。非常微妙。
我不知道国外有没有走亲戚的习俗,但我知道他们也互赠礼物,大多是一些小礼物。“礼轻情意重”,这句中国的老话似乎更适合他们。礼太重了,情何以堪?
过去每家都有伯或叔,姨或姑,现在的生育政策让一代人没有舅姑姨这些亲戚,这些亲戚的消失,某种意义上说,对人的情商培养非常不利。同时,对人的亲情的巩固也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给长辈拜节,亲戚之间的来回走动,姊妹们的每年聚会,说到底就是春节中亲人彰显的仪式感。说起仪式感,人们常常喜欢引用《小王子》里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假如,春节期间就是在家不分时间地睡大觉,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打打牌,春节与其他小长假没有区别地度过,没有“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就丢弃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优秀的春节文化。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家里收集故事和回忆往事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尤其是回忆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愿我们都能在这走亲戚的幸福感里享受每一个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