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挑了一本小众的书来读,雷蒙德.卡佛的《火》。有点儿自传体的随笔,小河介绍的。写下这个作者和书名,内心里居然悄默默地透着炫耀,你看我是那么的有文化,爱读书。
小河的推介昨天看的,记不太清楚具体内容。今天看了书,作者那句:“不折不扣地准确描述,是对写作的唯一道德要求。”刷地划开内心深处,很多写作上的谜题,终于拨开了一丝迷雾。可巧地是,回头再看小河的推介,原来也是这句话直指命门般要命地深刻。
一个爱写作的好友谈起他跟小学生的女儿谈写作文的事,他告诉女儿写作分三个境界:初级,最平实的语言,尽可能详尽地写出看到的事物。比如写看到一张桌子,“看到方方正正的桌子,四个实木的桌子腿,笔直的木线,光线下闪着光泽的木纹,静静地靠在墙边。”不需要任何华丽的字眼,你就准确真实地描述你看到的。中级,同样一张桌子,通过平实真实的描述,能让读者感觉到你对这个桌子的喜好和情绪。高级,写出来内心深处的感觉,真实准确地描述,必然能感染到读者,让读者在阅读甚至阅读后内心都不能平静。
他的理解跟卡佛尽有几分相似,听说他女儿的作文水平大幅提高,自然流畅,情感动人,连老师都叹为观止。
看来写作也是个手艺活,那种天才有,也需要后天不断地学徒练习,才有可能熬成老师傅。而这里面的套路技巧,又见仁见智,只是这句“不折不扣准确地描述”,就可以奉为信条在写作前默念三遍。那种坚持地写下去,终年笔耕不断的人,身上必然会带着现下最讲传承情怀的那个词:匠气。
我只是在想写的时候开始写了,写的过程是愉悦满足的。当然还没有胆量发到一个公众的圈里。一来,写的痕迹太重,不上台面。二来,我还没有准备好去承接大家的监督。
卡佛说这都是自己给写不好找的理由!嗯,我面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