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班级:22设计一班
作者:郭柳湄
最近气温骤降,不见回暖趋势近段时间,天气阴冷、空气干燥、气压低,流感病毒活跃度增加。不少人出现了发热、咳嗽、头痛等感冒症状,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
据了解,每年的秋冬季都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特别是在公众场所活动的人更容易感染。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戴口罩的时间比以往更长,而且更频繁。
对此,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最近流行甲流,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好防护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型、乙型、丙型三种,其中甲型和乙型是最为常见的,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在我国,流感主要由甲型H1N1流感和H3N2流感病毒引起,近年来还发现了由 BQ.1、 BQ.2和B.1.1.7等多种亚型的病毒引起的。
目前甲流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头痛、全身酸痛,严重的会引起肺炎;如果你是轻症患者,没有发热不明显,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有少量粘液痰,这些症状持续3天后会逐渐消失。如果你出现持续高烧并伴有惊厥或其它神经系统症状,那就意味着你可能患上了流感。
流感病人在发病3天内体温上升到39℃~40℃,并伴有寒颤、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常有鼻塞、流涕、干咳等鼻部症状,也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1~2天内出现肺炎。
哪些人群容易患流感?
1.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
2.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的人群;
3.患有神经肌肉疾病(如癫痫)的人群;
4.孕妇及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如何预防流感?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
2.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3.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4.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流感样病例时,要积极配合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采取停课、停业等措施。
5.接种疫苗后2~4周方可出现抗体水平。但疫苗的保护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此接种疫苗后的2~4周内,应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学期身体健康,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