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的猴子》,作者:[美]苏珊娜·朗/著 、[美]马克思·朗/绘,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你莫名心烦的时候会做什么?你心烦自己心烦的状态吗?你心烦的时候希望身边的人给予你什么反馈?当他人心烦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心烦的猴子》以具有冲击力的红色的封面底色,以及看起来“杂毛炸裂”、非常不爽的猴子脸部特写吸引了我。
小猴子吉姆一觉起来发现一切都不对劲儿了——太阳太亮了,天空太蓝了,爱吃的香蕉也太甜了。挂在树枝上的它,一脸不开心,他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当隔壁的诺曼提醒它说“也许,你有点心烦吧!”然而小猴子很生气,觉得自己并没有心烦!在朋友们的提醒下,它摆在身姿、舒展眉毛、挤出微笑,想证明自己并没有心烦。然而,他一点都没有感到开心。
十几个动物朋友们想让他享受这美好的一天,提出了一堆解决方案“你应该和我们一起唱歌”、“你应该和我们一起荡秋千”、“你应该和我们一起滚来滚去”……所有“应该”性的建议,吉姆都不愿意做,最终累积的情绪爆发了——它捶打自己的胸膛,大吼“我没有心烦!”
看到这里,我有点感同身受,每隔一段时间,我总有一两天情绪相对比较低落,没有缘由,只想放空。然而,旁边总有人不断提醒,开心一点!开心一点!开心一点!!……这背后的逻辑是情绪有好坏之分,低落的情绪总是坏的,开心、快乐等积极的情绪才是值得提倡和被接受的。当这种思维被固化,我们总会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充满敌意、罪恶感与排斥,对他人的“不良”情绪“横加干涉”,期待不良情绪立刻烟消云散,想尽办法使其灰飞烟灭。
吉姆不明白自己为何心烦,它很烦自己目前心烦的状态,更介意朋友们说他心烦,不想承认自己心烦,无法接纳此刻的自己。它一蹦三跳,挤出八颗牙齿、皮笑肉不笑的微笑让人莫名心疼。而当它发出怒吼“我没有心烦!”反而让其慢慢接受自己大概是心烦的事实,难过的情绪开始蔓延开来。此刻的它开始正视情绪,拥抱自己,悦纳自己,与自己和解;当听到那句“今天真是个心烦的好日子”,他感觉自己好一点儿了。
另一方面,面对着吉姆心烦的情绪状态,朋友们都想让吉姆度过这美好的一天,尤其是诺曼。诺曼不离不弃地紧跟着吉姆,不断地告诉身边的动物朋友们,与动物朋友们一起“逗”吉姆开心。诺曼的表现让我觉得他应该是吉姆的亲人,一位非常爱吉姆的亲人,甚至是一位非常具有游戏力潜质的亲人(根据书本扉页献词“献给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推测)。他为了吉姆开心,可以投入地唱歌、荡秋千,很孩子气、滑稽地打滚、散步、躺着地上或者跺脚。只是最开始的诺曼没有掌握共情的精髓,如第三页诺曼一面悄悄与马尔布说吉姆很心烦,一面用手指指着吉姆,这种“居高临下”、“散播小报告”让吉姆更心烦、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情绪状态。
共情不是同情,也不是给予建议或者“你应该……”。而是明明知道你被困在不好的感受里,我依然愿意“爬下楼梯”、低下身子,给予你空间,坐在你的旁边,聆听你、陪伴你静静度过。故事结尾,与豪猪跳舞而屁股被扎的诺曼,也体会了一把心烦的感受,似乎“被迫”进入了共情陪伴的状态。当他们肩并肩坐在树枝上,落日余晖洒落四周,整个画面特别暖心,我看到了平等的交流,感受到了心与心的联结正在发生,突然被感动了!
最后一页,画面镜头从背后转向正面,诺曼用手轻轻抚着吉姆的肩膀,两人相视而笑,正如右侧画面还是红色,但是颜色已经比之前一页吉姆捶胸顿足的红色更淡一些了,似乎寓意着“他已经感觉好一点儿了”。
因为有你充满爱意、平等地、安静地、共情地陪伴,我有“坏情绪”,但是我已经感觉好一点了——致我们的爸爸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