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读完我的文章《最好的关系是对彼此没有期待》,提出质疑:“放下期待,人生会不会很无趣?对什么都没有了期待,该如何自处?”
我笑笑说:“放下期待并非放下需要。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需要,人人皆有,人之常情。身体需要:衣食住行,简称谋生;情感需要:爱与被爱,简称谋爱;思想需要:三观相投,简称谋智;精神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简称谋道。
期待,对人、事、物产生一种未知的憧憬、向往。对象通常针对他人。
人,面对自己只会说:“我对自己充满信心。”面对他人才会说:“我对你满怀期待。”
02
亲密关系里,若彼此连期待都没有了,岂不可悲?婚姻的意义意欲何为?
我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施主虔诚地讨教:“师父,我们穷极一生,究竟追寻的是什么?”和尚望着她的眼睛,真挚地回答道:“找一个能一起好好吃饭的人。”
老伴老伴,老来有伴。婚姻的意义该是陪伴,是彼此成就,是彼此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03
如何才能放下对他人期待?我身体力行,经验如下:
一、认清对象。你所期待之事最有利于谁?自身?他人?还是双方?将自身期待强加于他人来实行,他人不依或是敷衍了事便怨声载道,殊不知这仅是你个人私欲,他人情愿配合自当感激。
二、自我满足。打小妈妈教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何长大了偏就糊涂?为何要将自身期待强加于人?自己可否独立完成?
三、相信自己。以为自己没有、做不到、只能他人给,何不相信你有、你能、你可以?去试试看。
四、婚姻非共生。舒婷在《致橡树》写: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爬山虎与树,终究仰人鼻息,绝非金兰契友。不二之情应当像两株大树,互为臂膀,互为战友,相依相伴。
五、满足期待未必爱。你满足我的期待,才是爱我的表现?真否?对方不做此事就并非爱你,做了真就是爱你吗?兴许,做是有所图,没做是为你好。
04
若你暂时放不下期待,需要对方满足,自是可以。寥寥几语,望锦上添花:
一、真诚表达。“我需要你满足我的某些期待,这对我而言很重要。”像请求朋友支持般去表达自己,同样,你需得接受对方像朋友般满足与否权利在他。
二、去给。一位施主问和尚:“师父,彼此之间没有爱了怎么办?”。和尚笑笑:“去爱。”期待别人给到自己的,应当自己先主动给出。你认为对方没有,而你拥有的,先给对方。或许并非对方没给,而是自己没有看到罢了。
三、让对方看到“好处”。他人满足你的期待会得到什么?好比得到你的爱,得到你更多的开心。让对方在这份期待中也看到对他而言的“好处”,而并非你的“独角戏”。
四、交换。你需要对方满足你的期待,那你可以给出什么作为交换?你甘愿付出什么代价?对方的期待你可否做到?譬如你期待对方体贴入微,对方期待你赚钱养家,你能否答应?
05
期待,就像海水。喝的越多,越是口渴。
终究你会明白:自己翻山越岭后得到的喜悦一定向他人摇尾乞怜得到的快乐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