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这是《目送》里龙应台说的话。龙应台写了三本关于自己孩子的书,《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一个母亲在探访着一个爱着自己但却不“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些冷淡的孩子的心灵。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想龙应台这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长大,也是一点欣喜一点不舍。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再一步一步离开你的过程。父母虽然想要竭力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但却又看似那么的无力。我有两个姐姐,大姐已经结婚在河北定居,二姐今年也要结婚在新疆定居,而我明年也将要上大学,即将离开父母的身边,拥有自己新的生活。在姐姐谈论结婚细节所表示出来的欣喜,而与之相反的是父母落寞的神情。小时候认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但长大后才发现父母原来那么的需要呵护。父母在小路的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消失在小路的另一端,内心极其悲切,却但无能为力,他们的目光有骄傲,有悲凉,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