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来自《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是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一部犯罪电影,该片于1994年10月14日在美国公映。
电影由五个部分组成,区别传统的电影的叙述故事的方式,用互为因果,突出人物的环形叙述影片故事。
初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抱着娱乐的心态观看,可能会让有些观众有所不适和杂乱。所有有必要在这里把故事梳理一遍。
首先把影片把故事分为一,二,三,四,五,六(分别按照影片播放进度为顺序)
1
一对情侣蟊贼临时起意在餐厅抢劫(第一部分)碰到黑帮成员朱尔斯和文森特(第六部分),这段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却被分成抢劫的开头和遇到“神迹”后想当“慈祥的牧羊人”的朱斯“教育”蟊贼为结尾。
影片一般开头都是为结局服务,达成一个完整度,《低俗小说》用寓意角度,开头的抢劫寓意暴力的开始,结尾的被朱尔斯用枪拯救餐厅,结束抢劫,寓意暴力的结束,而枪威胁下的蟊贼会改过自新吗?在开头就已经说明,小兔子的“思绪很跳跃”,或许几分钟后就忘记这段难忘的“教育”,寓意暴力的威胁始终存在。高明的完成度
导演的高明在于抛开时空,挖掘人物因果关系,让事件,人物在时空的“掩埋”下凸显出来。让电影的寓意有点“宗教”的意思。
2
朱尔斯与文森特去执行老大马沙的任务(第二部分)中侥幸没被躲在卫生间的人开枪打中(第五部分),这个也本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被导演分成两部分,更好的为结局铺垫。
因为没被击中,朱尔斯认为这是“神迹”“神替他们挡下子弹”,那么朱尔斯不会想当“慈祥的牧羊人”,那么结尾会是什么样?
用因果把人物,时间理顺,因果如曲乐,导演把一首一首乐谱拆掉重新谱出一首美妙的曲子。不得佩服昆汀的功力。
3
“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第三部分还有文森特和布吉碰面的部分)以及“金表”(第四部分)
特别一提,星爷的《百变星君》的跳舞片段就是模仿的 文森特跟蜜娅跳舞的镜头。
这两部分则是叙述的另外的因果,文森特被马沙派去“搞定马沙老婆蜜娅”,又被朱尔斯笑,恰巧碰到布吉,于是把怒气发泄到布吉身上而无故骂了布吉,在第四部分布吉因为布奇女友菲比忘带祖传手表返回取表却阴差阳错杀了堵在他家的文森特。
如果文森特没有因为 “蜜娅”骂布吉,布吉在第四部分会杀文森特吗?
如果菲比没有忘记手表,布吉就不会返回取表中杀掉文森特。也不会在取表后又碰到马沙,险些被杀。
可惜没有如果。
第三部分中马沙和布吉达成“协议”,但是第四部分中布吉因为拳赛赌注的利益坑骗马沙而被追杀。而追杀中,两人被同性虐待者抓住,马沙被强暴,布吉逃脱后返回杀掉其中一个同性虐待者救了马沙,马沙与布吉和解。
马沙和布吉的和解,马沙报复侵犯他的同性恋者,意味着一段暴力结束,另一段暴力故事开始,也是呼应第二部分中马沙把给自己妻子按摩的人扔下楼。
暴力开始,结束,开始。周而复始。
4
开头、结尾,第二部分、第五部分寓意着直接暴力因果,三、四部分则是由女人,利益等因素引起的间接暴力因果。
那么把一,二,五,六部分作为一个部分,三,四部分是另一个部分,这2两个部分主题都是暴力加因果,昆汀没有讲述形而上的暴力是否该制止的价值观 ,而通过黑色幽默的手法去掉暴力带来的血腥味,加持因果关系给暴力艺术性。
而通过因果关系的捋梳,昆汀不仅大秀了他的导演功力也给我们展现的暴力艺术在于可以伤害他人,暴力也可以解救他人。
看过《低俗小说》的有千万个哈姆雷特,其中一个哈姆说:我们做不到救赎他人,也不要伤害他人,没有因,果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