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有言:此言“明明德”。
三代时的古书大都是记载帝王之所作所为所言,以及古之帝王能够通过自明进而明明德的典故。无论其真假,只是单纯从可以流传下来并为后世所铭记,至少说明在几千年前的君王(或者是执政者)是有能力通过自修而达到明明德的可能的。比较充分的明确这个时代的“明德”并努力去作为,这既是帝王之责,社稷之幸,也是人民之福,天下之利。换言之,这也是所有利益集团和天下所有人对于执政者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即使是古代推崇的圣贤之辈,也非生而知之者,亦需通过自身的修心养性来实践“明明德、自新、止于至善。”这进一步呼应了上一节所论证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庸》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自古至今,我们总是能够发现,具有良好品行和深厚福德的人,都是通过持之以恒的、连贯的自我要求为主的修身养性,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德与行,最终达到明明德的境界。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自修以知止,就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就可以知所止而止得其所。这也是修身所带来的利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