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读至拖延怪圈一节,字字皆有切肤之痛,细想自己很多工作的焦虑的起点,都是由拖延引起。拖延是我们应对压力的基本策略,我们每每做事的时候,往往奉行着一些信条,就是我必须要做到完美,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他根本就不值得去做,而宁愿拖后,等待好的时机,结果工作时间本来是足够的,但拖延造成时间紧张,导致心中焦虑、焦急,无法专心当下的工作,进而引起工作的失误和重复,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心情也变得很焦虑。
而我们一旦而焦虑,就会让生活事情变得特别的纷杂,无序。
我自己常常心中千头万绪,繁琐异常。每天反思、计划、学习,但生活还是没有改变。到底是什么左右着生活。学习只能改变自己的认知,心中五彩缤纷,现实却黑白相间,周围人的观念和言行很难改变,但生活中和它们是彼此交融的。
常常有一种幻觉,现实与想象,什么是真实的?
又该如何走出困境呢?最恐惧的就是,成为了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想想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无非就是把全身心的工作投入工作中,偶尔抽点时间去陪陪孩子,偶尔看看书,这是最现实的生活。但这又偏离了叶老师提倡平衡人生的平衡,偏离了自己的梦想。
也罢,人一生不就是繁琐复杂的吗?人活在这世上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既然是修行,哪能没有苦难、没有烦恼呢!
退有退一分的苦恼,进有进一分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