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什么是初心呢?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自己的初心呢?
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只愿投身其中,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我的初心在西北的大山上生长起来,由家人们的爱所灌溉,也经历过电闪雷鸣的创伤,慢慢长成了投身医学事业、建设祖国的模样。
儿时在大西北的山坡上度过,我喜欢夏天满园的西瓜,和那些朴素善良的人,爷爷就是其中一个,他清瘦又干练的身躯,朴实又慈爱的面容,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般清晰。后来,一个温和的夏天,爷爷突然诊断了胃癌晚期,不久就离开了我们。
我常常会在极度的痛苦之中,升起一股变革的勇气。为什么肿瘤一经诊断就是晚期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早一点发现?随着对医学的逐步了解,我想,那时候中国的乡村都是赤脚医生,如果建立一个规范而完善的社区诊所会避免这种不幸的再次发生吗?如果全科社区能为人们提供早期的肿瘤筛查或建议,那一切是不是会变得美好一些?
爷爷已经回不来了,但我也许可以变得更强大一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学着去保护像爷爷那样的人,一次次抚平自己遗憾的伤口。
经过日复一日的学习,如今我成为了一名全科医学研究生,目前中国的全科医学制度还在萌芽阶段。习主席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诚然,中国将于2050年迎来老龄化高峰,将会有很多人口需要全科医学服务,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全科医学生,我有幸可投身其中。
可是初心的到达,梦想的实现,并非如童话一般梦幻和简单,其道路上有无数的琐碎和挫折,需要我耐心去做,勇敢去面对。
如果想要建设中国全科事业,我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很好的医生。考上这样师资丰富、人才济济的医学殿堂,知识的汲取有了生生不息的源泉,这样的学习机会如此珍贵,我常常反省自己的刻苦程度是否与此般配。
美妙且能应用于治病救人、实现理想的知识在我的身体外面,而我的灵魂在身体里面,那么我的身体需要不断地做功,把外界的知识运进我的脑袋里面,这真是一场艰苦卓绝而又充满意义的搬运。习主席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我希望能尽可能多获取知识,在不断地实践中将它们熟练运用,坚守自己的初心,去除更多病痛,创造更多美好。
坚守初心的道路上也有很多矛盾和迷茫,理想和现实是有差别的。实际上,临床工作远比我想象的复杂,从医患沟通到临床操作,从临床思维到穿刺送检,从带病人做检查到追检查结果,从每日查房到病历书写,都是一件件真实而需要着手去做的任务。在深耕临床之前,我以为的医学事业就是“治病救人”这四个字,代表伟大而奉献的精神,并为之触动,而真实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个切实的事务,比如给病人胸外按压,带病人做检查,写病历……沉浸于当下做事的时候,就不会想到太多关于精神和梦想,而是体验着事情本身的酸甜苦辣,忙忙碌碌,日复一日。
我们该如何理解并面对真实的世界呢?
《道德经·二十八章》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子教导我们要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但如果面对事物的不那么美好的一面时,也要宽容、耐心,并恒久地遵循道德行事。
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确立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因为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把二者对立了起来——或是用理想否定现实,或是用现实否定理想,这些都是不恰当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思想根本不可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使用实践的力量。在不断地坚定理想、坚定信念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认识世界,揭示真理,根据现实及时地调整思想,使理想地实现具备一定的、必要的条件,既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还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不平衡性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又必须认识到理想与现实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的一致性。在新阶段,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培养和树立共产主义思想和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地把自己融入集体和社会之中,在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的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
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希望我能不忘初心,投身医学事业,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