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登县有一妇人毕氏,三月春在池边洗衣服,见树上有如鸡蛋般大小的李子,感到诧异,认为暮春时节不应有李子,于是采了一颗放进嘴里,意外的甘美。自那之后便有了身孕。十四个月后,毕氏产下一小龙,长二尺,坠地便飞走了,但每到清晨必会回来喝母乳。其父厌恶小龙,便持刀砍断龙尾,将其赶走,小龙从此没再回来。
数年后,毕氏去世,棺椁摆放在村中。到一夜间,风云大作,雷鸣突闪,混沌间似有一物盘旋在村子上空。第二天,众人发现棺椁已下葬,隆起堆积成一座大坟。又过了数年,小龙之父去世,邻居将其与毕氏合葬,当晚又雷鸣电闪。次日见其父棺被从穴中刨出,众人寻思是小龙不允许将二人合葬,其后便将此坟称为“秃尾龙母坟”,并祭拜之求风调雨顺,每每都有求并应。
此事是袁大人从陶悔轩陶长官处听说,且说是偶然看到《群芳谱》里记载:“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毕妇所吃的李子便是龙耳,因龙气作用而生小龙。
摘自袁枚《子不语》
康熙年间开始烧制的秃尾龙纹饰瓷器便是源自秃尾龙传说。关于秃尾龙传说的版本不限于袁枚所述,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便是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美德。清窑秃尾龙纹饰寄托着康熙帝对生母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