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是干嘛的?怎么在简介上自称“签证贩子”呢?
在北京的使馆区,很早以前就有这样一种人:整天糊在某个使馆门口,专门跟来签证处办签证的人套词,很有技巧的搭讪几句话就把来人的情况搞清楚,碰上不明白的,材料不齐的,支个招,出个主意,简简单单就能帮你把本来让人挠头的签证申请变得简单无比。如果你舍得花钱,这些人可以从组织材料,到陪同签证,一直到签下签,从头到尾全都包办了。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家都把这行人叫做“签证贩子”。
没错,我也是干这行的。
要说我从业算早的了,正赶上那些年常有人这么叫,觉得干这行的不像好人。当然现在出国的多了,各种以签证为主业的旅行社和签证公司也慢慢被大家接受了,这种称呼也就没有了。我经过原始积累,客户逐渐增多,生意走上正轨,也再不需要去大使馆门口趴活儿了。
每当想起这个称呼,就觉得挺好玩,我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也有让人贬做“贩子”的时候,而且这个称呼也常常让自己慨叹当年干这个不容易,如今自嘲为“签证贩子”算是个纪念吧。
这么多年在使馆区混下来,钱没挣着多少,稀奇古怪的事儿可没少见。见的越多越觉得自己还是岁数太小,被使馆区里发生的怪事不断冲击着三观,感脚这外表沉闷的使馆区就是个万花筒,光怪陆离的折射着社会上的种种蝇营狗苟和龌龊不堪。看得多了,随着时间沉淀下来,随手扒一个故事,就能让你眉毛一挑,啧啧称奇,或鄙视或叹息。
总之,我会慢慢的讲给你听,在庄严肃穆的建筑里,在萧萧落木的林荫路边,在这京都一角发生的都市传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