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从后视镜角度,很容易判断,什么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当时的情境,作出当时的选择,并非没有原因,也不会有错。
另一方面,那些当时思考、觉得、情绪,还有一些小确幸,不记录,很容易湮没在平房而又忙碌的日常中。
所以,我尽可能抽出时间,每周总结一二,并且记录下来。一方面督促自己思考、执行,另一方面,从总结回顾中,知晓当时的决策,以及,可能获取的经验、教训。
1. 每周感悟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太忙,以至于其他事情都顾不上。
忙过了之后,坍塌了一阵,所以连带周记也耽搁了。
本来的周记,差不多变成了月记。计划着至少2周记录一次吧!
今天中午,吃过饭后坐在图书馆门前的凳子上晒太阳(图书馆1:30开门),看着蓝天,晒着太阳,发现上一次这种闲暇时光,差不多是3个月前了,之后全民放开,工作量一下子狂飙,再之后赶论文,各种事情,就再也没有晒太阳发呆的闲暇。
坐下来,什么都不干,我突然,涌过一个念头,就是,我不是一个牺牲家庭来成就工作的人。固然,工作需要我,但是,家里的俩小孩,还有父母亲,她们会更需要我。工作的事,我有同事可以分担,但是家里的这些人,在她们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只能依靠我了(还有我队友)。所以,如果只有我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话,那么,我是不会牺牲家庭来成就工作的。当然,如果工作家庭两得,或者工作家庭平衡,那是最好的。
2.投资
无
3.阅读
本周阅读:《第一侯》和《蜗牛食堂》。
《第一侯》是希行写的网文,写一个死后穿越回原身小时候的女主,以及她改变命运的故事,情节没有很紧凑,但也能看下去,刚好适合现在的阶段,闲暇了,看上几页,否认,如果太好看会忍不住通宵,精力上就受不了
《蜗牛食堂》 写一个失恋的,背恋人卷走财物抛弃的女人回家乡开食堂的故事,不同之处是去她食堂吃过饭的人身上都会发生一些好事,感觉同上文,能看,也没觉得很精彩,所以利用睡前的碎片时间碎片阅读。
4.运动及亲子
作为一个宅人,为了强迫自己运动,定下的目标是平均每天手机上记录的步数5000(本来最好能达到8000,考虑到这个目标实现有点难,以及,手机并没有时刻携带,手机的5000约等于实际6000-7000,所以,选择了这个整数)和每周一次瑜伽或者同等的运动量。
小达的叔叔上周来家里看宝宝,来的时候说自己拉稀。
最近甲流和诺如病毒都很流行,我想不会这么背吧?
结果叔叔第二天回家,第三天小达先吐后拉。
第一个晚上,连续吐了4次。每次沾到一点床单和换一身衣服。我们没有换床品(大半夜的,太折腾了),吐一次擦一擦换一个地方睡,几乎把床睡了个遍。
第二个晚上,没吐,但是半夜里频繁醒来,肚子疼,哭了好几次,我和队友轮流给小达揉肚子。
第三天我就感冒了。
当天下午上班觉得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哈欠连天,熬到了下班就立刻回家了。小达倒是活蹦乱跳的,拿着小推车和铲子要求挖沙子,看到妈妈回家很开心说“妈妈陪”~~
所谓挖沙子,就是在小区找一个有沙子的地方,蹲下来用铲子把沙子铲到推车,满了倒掉,然后再铲......
小孩的乐趣,家长真的不能理会~~
强撑着陪玩,之后吃晚饭,就一个人吃了褪黑素睡了,整整一个晚上,然后觉得缓过来一些。
对了,补充一下,后来,我也拉肚子了。
人到中年,真是经不得一点点折腾了~~
最近因为太忙,没有刻意查看步数,果然,离每日5000步还差那么一点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