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概览】
1、“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于眼前纵有向晚的夕阳无限好,岂不被思念的泪水冲走?这才是真正的眷恋,于此什么也不说。
2、此时将妇人对丈夫的思念,盼归的情感,与晚间鸡归、牛羊回圈的实景结合,使人不知不觉中被带入那远古的山村:落日接山,暮色苍茫,鸡栖于窝,少妇倚门,目光迷离地投向远方。随着夜幕降临,她的忧伤愈浓,心境与山色融为一体。
3、前两章直接点明所叙之事:少妇对外面服役丈夫的牵挂。接着以反衬手法家畜尚且早出晚归,而我亲爱的他却不知归期。
4、下一章少妇退而求其次,祈求丈夫不要忍饥挨饿。而感情分明更进一步,但盼夫归来的渴望反而溃退了,真是将无望与无奈摹写到了极致。以思妇写征人,从她口中缠绵摇曳的唱词中,看到了妻离子散的辛酸。
【注释】
1、役:服劳役。
2、曷:何时。
3、至:归家。
4、埘(shí 时):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5、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6、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7、有佸(yòu huó 又活):相会,来到。
8、桀:鸡栖木。
9、括:来到。
10、苟:表推测的语气词,大概,也许。
【译文】
君子远出服役,不知它的限期。
何时才能归里?
鸡儿回窠栖止,日头垂挂天西,
牛羊下山歇息。
君子远出服役,如何能不相思?
君子远出服役,不知日月程期。
何时才能重聚?
鸡儿回栏栖止,日头垂挂天西,
牛羊缓缓归至。
君子远出服役,该是没捱渴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