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京都是急匆匆,走的时候也是。在西站北广场边的酒店扒拉两口早餐,就睡眼惺忪进站回程,晃晃荡荡中记下这天多的历程。
来的前夜没睡好,高铁上忙着挖矿收获,更加重了疲惫。南广场的冷风吹下,稍微清醒了些。想打的,被排队长龙和紧缺稀少的出租车吓跑了,没办法,北京的资源永远紧张。听从车站建议叫了网约车,但怎么也找不到滴滴提示的地下上车点。于是到了广场东边的庆丰包子铺,作为地标与司机接上了头。
车走走停停,周日中午也是拥堵不堪。与司机聊,才知道目的地已经是五环外,然后看着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不禁感慨:北京就是不一样!看了眼七万的房价,更是惊呼。
拣了个最便宜的酒店住下,洗把脸,出去找吃的,地图上标注的饭店不是没开就是转让,最后在家兰州拉面坐下。价格比洛阳贵了一半不说,面也没煮熟,但下午四点的店里依然顾客络绎不绝。看店主那态度:就这样,爱吃不吃,有的是人。搬砖打工人,只能表示:服!
肚子填饱开始进厂搬砖,晚餐盒饭凑合下,晚上十点多出来早已头晕脑胀。然而,搬还有一半,在酒店挑灯夜战直到零点,才昏昏睡去。
早起收拾东西,到旁边小店吃早餐,没想到一根油条一个麻球一个鸡蛋一碗粥,也要二十多。北京大,居不易呀。继续进厂干活,到日落时分终于完工。
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附近转悠了下,准备吃个大餐:贵州酸汤鱼。酸汤是发酵的味道,初入口不习惯,后面感觉还可以。与工友促膝长谈,原来还是一个技校毕业的。谈聊了这多年的经历,也是丰富多彩。出差,除了坐坐车,见不同的风景,吃不同的食物,了解不同的人。这也是额外的收获吧。
差点忘了,利用路上的时间,与一位远方回洛的朋友聊了下,帮他加了几个本地的圈子。能帮助别人,这感觉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