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所在的公司,每年都会安排自己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
一方面这是公司给的员工福利,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自己身体健康的一个全面了解。
之前体检的时候,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跟我体检的医生,虽然在他看来是一次简单的体检,但却与我沟通了好多,让我心中一暖。
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心灵点滴》
1971年,美国的维吉尼亚医学院。
这所学院当中的学生,被公认为顶尖医学界的高材生。
在这些十八九岁的大学生里面,亚当的身材尤为明显,因为他的年龄已经三十多岁了,居然是医学院的大一新生。
亚当励志当一位好医生的愿望如此强烈,他比谁都更想达到自己的愿望。
2年前,亚当因为抑郁症住进精神病院,对他来讲是一段黑暗的精力,医生总是对病人没有耐心,护士也总是嘲讽···
亚当在那里,反而跟病友相处的不错,精神病人虽然神经兮兮,但只要耐心与他们交谈,主动去了解他们,他们就会向你展示出正常的情感:开心、难过、感动···
这段难忘的经历,让亚当暗自下定决心:等自己病好了,去当一名医生。
最终,亚当如愿进入了医学院的课堂。
此时,亚当发下自己在医院的遭遇并非个例,当时的美国,许多患者都遭受到医生的“冷暴力”。
这是因为,医学界有一个共识:
医生治疗病人,避免与病人发生情感沟通,这样可以拥有理智的判断。
但是亚当认为:病人需要的却是关怀与鼓励,医生所谓的“理智”对病人的身心有着负面影响。
学院明确规定:大三以下的学生不准到医院探望病人。
但是这些规定亚当当成耳旁风,经常性的去跟病人聊天,倾听他们的谈话。
亚当讲:治病很重要,治人更重要。
亚当还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创办一间欢乐的医院。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
亚当当时的想法遭到了同行的白眼,有人说他投机取巧、哗众取宠,甚至还骂他神经病···
他一次次被赶出病房,甚至被告上法庭。
但是,那些被陪伴过、逗乐的、倾听过得病人却深深的把他记在心里。
这部《心灵点滴》在1998年上映,由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主演,豆瓣得分8.5。
有网友说:缺爱的人可以感受到爱,悲观的人可以从中找到前行的力量。我希望所有学医的同学都能看看,因为你们不仅仅医身病,更是医心病。
电影里面许多细节,现在看来非常离谱,却在当时的医院很普遍。
在精神病院,当时迷茫的亚当向医生倾诉自己的不安与绝望时,医生面无表情,自己默默的喝着咖啡,仿佛亚当面前坐着的不是一个大活人一样。
这让当时的亚当很疑惑,我是病人,不是人犯,应有的尊重我不可以拥有吗?
医生管病人叫“几号病人”“这个糖尿病”“那个癌症”,拒绝称呼他们的名字。
电影当中这样的一幕,一群医生围着一位病人正在激烈的讨论小腿要不要截肢,丝毫不管不顾一旁害怕颤抖的病人。
只有亚当,会想办法与病人拉近关系,扮演小丑,去儿童病房与老年病房和他们做游戏,讲笑话逗他们开心。
他会询问病人的名字,并叫他们的名字,回答他们的问题···
处在生命边缘的患者,他不强迫对方接受治疗,而是紧紧的抓着他的手,陪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
电影里面的一个情节:一位久病不愈的老太太,没有家人与朋友。孤独的她不愿意与人交流,绝食,身体越来越差。
她的心里,藏着童年时的一个场景:妈妈每次做意大利面时,总喜欢让她捏捏面条,看看熟了没。
但是,母亲早已逝去,自己也被病魔附体,生活过的毫无色彩可言。
亚当于是自己弄来了一个可以充气的泳池面条,带着老太太一起跳进面条海中,让她抓面条,重温童年回忆。
或许你会讲:这样的只会在电影中出现。
但我要告诉你,这个医生是真的存在。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著名的“小丑医生”的真实事迹,他的名字叫:亨特·帕奇亚当斯。
亨特·帕奇亚当斯从小就有两个理想:当一名医生,与小丑。
与电影当中一样,亨特·帕奇亚当斯保证病人生理健康的情况下,对病人情绪进行积极干预。
他认为,许多病人忧郁,通过幽默与笑声来治病,让病人看到生活的希望,也是医生的责任。
亨特自己创办了私立医院,实行他的医学理念。多年以来,他同自己的伙伴,用不同花样的幽默方式,走进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的福利院、孤儿院与农村。
他还曾来到中国黄山潜口民宅,和50多个同事一起,穿着色彩鲜艳的奇装异服,扮小丑、扮猩猩,和病人们一起载歌载舞...
对于医患关系,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非常敏感。医生与患者经常被对方放在对立面,一个不注意,就兵戎相见。
医患关系紧张,说明医疗体系有问题,也是医生的问题,也是病人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心态微妙。因为信息不对称,心理会紧张。
在这个时候,医生的一个微笑,或许就能温暖病人的心。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记得小时候去做胃镜,医生看我病历,非常同情的说:“这么小的年纪,辛苦了这孩子啊。”我顿时对治疗充满了希望…
规则与制度的条条框框虽然冰冷,但我们之间的沟通可以变得温暖。
医患之间,如果一开始抱有彼此接纳之心,我想,很多悲剧,就不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