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提出共读想法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赞成,打出666,但得知要执行每周一本+2000字心得的时候,我内心是很有压力的,瞬间不自信和退群的想法在脑中闪过,但到目前为止我都坚持下来了。
虽然有看完一篇回顾标题好像什么都没记住的困惑,也有想看却陪着儿子睡着的某个晚上。一周下来,真正做到一天阅读一章节的,居然只有周一(晚上10点到家)。其他的章节,主要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根据标题吸引看的,目前也只阅读了60%的内容。但没有关系,因为李老师也提醒我们,看书不重数量重质量,到底吸收了多少,又能转化多少,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
交作业的此刻,我心里好像有很多话要说,远不止2000字。虽然不能像李老师那样写出风格很像的致敬作品来,我这罗里吧嗦的语言甚至连心得都谈不上,但还是要做一个总结,这是一周的收获。
小确幸:原先的生活没有目标,回到家闲下来的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刷刷朋友圈,看看电视,聊聊天也就度过了。现在每天回家,就希望挤出时间来看书,在地铁上也看书,有一种读书时候看小说的期待,同时无形中把一些浪费时间的事情简化和略掉了。
收获一:人变得比原来自信了。
书拿回家,也有分享一些自己认为不错的文章给家人朋友,得到的反馈是,少看这种鸡汤文,看标题就行了。也许他们没有仔细去研读,也许他们觉得这类文根本不感兴趣,亦或者他们自己的认知已经完全能覆盖这书中的内容。但与我而言,收获还是不小的。至少很多概念和意识,我原本是没有的。也看到了一些自己从来没突破和意识到的认知局限。
无形中的自信来自于书中几篇: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他人没有评价你的权利等。直接的收获是,在接到给一家公司做培训时,没有犹豫,没有不自信,内心是觉得我可以做到的。平静的接手和准备,也达到了还算不错的效果,现场的头脑风暴让我自己更是受益良多。第一次被当做老师对待,内心有些膨胀感,但更多的是反思和思考,之前想的太少。
收获二:晚行动不如烂开始。
这句话不是书上看来的,是李老师某一天的分享过程提到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近期的影响。道理大家都懂,类似的概念周冲也有在一个故事提到过,一个想要寻找终极智慧的国王,命令他的勇士去寻找最具智慧的书,每次都觉得太多,最后终极一生,到挂了也没开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才可以,有时候你差的,就是那一刻的勇气。你做了,也许一切都不一样了。遇到事情慢慢去克服也是收获。没有行动永远是0,有了这个1,才会有数字变化的可能性。即使最终没有达到你要的目的,积累的收获也不再是现在的了。
最近对于自己改变最大的三个开始,1是开始坚持打卡,2是开始坚持共读,3是开始了一份新的兼职。与我而言,这三件事情都是自我管理的一种,也是为了达到我自我提升的目的。兼职的这份工作,对我而言绝对是个烂的开始,但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和方向后,反而不慌张了,没有无形的压力,有的是开始行动的动力。
收获三: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
有个朋友说,这书是启迪类心灵鸡汤,这类书的归类是自我管理类书籍。这个我认同,我也喜欢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和提升,这其实就是我近期对自己的目标。因为还没有长期目标的方向,只是单纯的认为,先提升自我,拓宽认知,总是没错的。
其实很想反问那些喷鸡汤的人,难道你们不需要鸡汤么?你们没有负能量满满的时刻?没有怎么也绕不出的难题?可以说这是鸡汤,倒不如说,这本书更多的是一些思维的方式, 一种认知能力的突破和提醒。借用文中标题,知道的越少,越容易固执己见。书读的少,很多知识孤岛,很多东西得不到解答。多读书,改变自己的认知真的太重要。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懊悔毕业后的这些年究竟在做什么,但值得高兴的是,现在还不晚。
收获四:知行合一才是转化。
结合李老师分享的学习金字塔模型,我看了下惭愧了。很多时候,我的学习基本只停留在被动学习的层面,听讲、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演示。于是自以为是吸收的东西,在转述时可能突然就想不起来该怎么说。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是看到了概念那一刻觉得好有道理,但瞬间,就过掉了,更谈不上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四字,也是李老师的提醒。经此提醒,我在工作和学习中,也会去做一些主动学习的动作了,比如会转培,会去做一些实践,会去讨论,会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接受。
惊讶的发现,居然没有两千字,看来要写两千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语言提炼、有逻辑、有思想、有深度,这些对我来说要求还高了些。但是相信随着我书阅读越多,也会越读越快的,学习阅读能力上去以后,自然写出来的东西也会有提升。
如果这件事情有坚持,我希望看到一年后自己的文笔,和此刻的自己,相信会有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