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我参加了《百名名师名家进伊川工程之平等乡新教育培训》。其中实验小学王晓琴老师的《构筑理想课堂 , 让数学更生动》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也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感动。今天简单说说王老师解读的理想课堂的“六维度”。
新教育理想课堂“六维度”之首的,也是第一个层面代表教师层面,包括亲合度和整合度。第二层面是学生层面,包括参与度和练习度。第三个层面是师生互动层面,包括自由度和延展度。
一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吉尔·哈德菲尔德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前者无疑是亲和度高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二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支离破碎。如语文教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三是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就是说,如果课堂上“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在这个定义上,我认为日常的课堂教学,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四是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学生是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所以,一堂好课在于其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五是自由度,即学习的方式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由。
六是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当生活成为教与学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舒展与绽放,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能得到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