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段经历
2007年夏天,笑来老师在即将离开新东方的时候,认识了某知名创投创始合伙人——庄轶。当时的笑来老师,完全没有接触过创投圈,对创投毫无概念。
庄轶被邀请去斯坦福读个MBA,想快速搞定TOEFL/GMAT,但又没时间去上课,于是他的助理联系到了笑来老师。
笑来老师用最短的时间把两个考试的体系讲了一遍,把最重要的点迅速过了一遍。然后,每周见面一两次,讲讲具体细节。
在庄轶出发去旧金山之前,他给笑来老师讲了创业的方法。他很高的个子,站在那里,写满整个白板,擦掉,再写,又写满,再来……整整讲了两个半小时。
2013年下半年,笑来老师开始从事天使投资,一路磕磕碰碰……2014年年初,在去硅谷的飞机上,笑来老师突然想起几年前的某个下午,庄轶站在白板前讲事儿的样子……那一瞬间的感觉,完全是“噩梦惊醒”!
后来,笑来老师尝试了很多次,始终无法回忆出当时庄轶讲述的内容,只有大概印象,细节全然模糊。因为当时庄轶所讲的一切,根本就一点儿都没听进去……
2.思考与总结
我们在阅读时,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写得太好了,说得太对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再去回想读过了什么,估计也是这种反应:只有大概印象,想不起具体细节。因为当时根本没有真的读进去。
阅读时的快感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看懂了文章的内容,生活就自动变得不一样。
但这只是幻觉,如果你回想不出自己当初到底读到了什么,这些文字对你的意义并不大。最终,你只有在走过弯路之后才会想起,原来自己曾经读到过类似的提醒。
阻碍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后来,笑来老师总结到,他当初的情况,跟现在的创业者一样,反应都是这样的:我觉得你说的都对,但,好像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你能做的事儿,我不一定能做……我还是安心做好我能做的事情吧……
有时候,我们错过只是因为感觉这件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有时候,我们只是为了逃避困难而试着说服自己,这件事情和我没有关系。
比如说: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大部分人都觉得有道理,但真正践行的人很少。实际上,你并不需要真的当老师,你只需要站在老师的视角去考虑问题,你就会学得更好。
如果创业者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你就能真正听进去投资者的话,对你的事业肯定会有更多的帮助。
有些观念,你觉得跟自己有关,它不一定会起作用;反过来,若是你觉得与自己无关,那么它一定不会起作用……
多数情况下,我们没能做成事情,不是因为不理解它的道理,而是因为太想要完全理解,最终一直没有迈出开始的那一步。
实际上,没有谁能够一开始就弄清楚所有的事,也没人是在想明白所有道理之后才开始。
成绩不错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听得进去老师的话。老师的话,多数都和自己有关,所以不妨先按照他说的做。如果方法不错,自然会因此受益,如果不太合适,那就尽快做出调整。
如果你一开始就觉得这些话和自己无关,那么它们是无论如何也起不到作用的。
有些观念真的很重要,但它们要么太简单以至于被人们轻视,要么太过违背直觉乃至于无法被人相信……
所以,“感觉没关系”是错觉,也是最可怕的自证预言。如果主动吸收那个观念,并按照那个观念去做,就“事实上有关系”了;做不好不要紧,没人一开始就做得好,拼命去做就是了;刚开始无法熟练地按照那些观念思考也没关系,反复思考,反复尝试,自然而然就开始深入了……做就要使劲地做,想就要深刻地想——否则就跟你实际上完全没有关系。
你没去做不是因为你真的做不好,而是你“以为”自己做不好。更准确地说:你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好。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把目标定的太高了,你想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好。
人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会犯“过度预期”的毛病。一想到英语,就是无障碍的和外国人交流,或者看外国电影不用字幕;一想到写作,就是写得很精彩,阅读量10万+;一想到编程,就是要做一个华丽的App,或者做一个炫酷的网站。
和这些过高的目标相比,我们的起点就显得非常“不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障碍,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在开始的时候,不要去考虑有没有关系,能不能做好,直接去做就好了。迈出第一步,你自然就会知道下一步要定什么样的目标了。
3.行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得都是一个道理:不去做,然并卵。
好的文章,就应该多读几遍,每多读一遍,都会发现新的收获。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当你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读过的内容时,你才算真正理解了你所读过的东西。
所以,好书、好文章,不仅要一字不差的阅读,还要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