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多时,没干什么正事儿。读了点儿书,堆了点儿字,今天终于下定决心要干点儿正事。那就完成继续教育笔记吧。
提笔写来,行云流水,忽而就是一大篇。看看这字,如龙如蛇,蜿蜒盘旋,禁不住沾沾自喜,想来那张旭的狂草莫不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柜子里这样的笔记有一大摞了,几百年后如若能成为文物的话,后人会做何评述呢?王献之以水代墨,写尽八大缸,是书法家刻苦的典范。几百年后的人们会否认为我也是个勤学苦练的书法大家呢?想到这里,我稍稍端正了一些态度。
傍晚时分,任务完成,约四十来页。古人练字留下的作品不但字好,内容也颇具文学性,可我那一摞摞笔记算什么呢?算了,还是不要误导后人,找个时间送废品站吧。
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达芬奇画鸡蛋》:老师为了训练达芬奇的观察力,让他每天画鸡蛋。达芬奇不耐烦了,便去问老师。老师讲明原因后,达芬奇听从了老师的教导认真画鸡蛋,从此他观察事物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想借此告诉自己,也许是我未能体会继续教育组织者的一片苦心,毕竟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事,其长远结果却是有价值的,就像老师惩罚调皮的学生抄作业,但我始终无法说服自己。
几天前看《长安三万里》,领略唐朝的文化盛景的同时,不禁慨叹:一路走来,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文化大家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不知是文史家刻意渲染导致的错觉,还是我的偏见,我觉得我们的文化好像在走下坡路。一个直观的感受是买书时,除了那些中外经典名著,中国新作家,中国好作品似乎很少。给孩子们网购图书,要找到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真的很不容易,不得已购买了很多外国文学家的作品。自己阅读也一样,多数都是外国作家作品,所以会不自觉地受外国作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想:我们的母语文化怎么了?中国文化怎么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国教育这些年培养了很多很多优秀的人才,可我们的文化怎么就走到边缘化了呢?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写总结,计划,来抄无关紧要的笔记吗?还是上有所好,下有所仿,中国的精英阶层不再像古代官员那样亦官亦文了?好不容易出了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却饱受争议,说是尽写国人之丑。鲁迅当年也写国人之丑,但他应该比那些愤青更爱国吧!
文化虽不如科技那样立竿见影,却是最能浸润心灵的东西。毛泽东、周恩来、钱学森……老一辈领导人和科学家,无一不是兼具政治家的远见,科学家的智慧,文学家的情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