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激活“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集智聚力。
厚植人才引进“梧桐”。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引进是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要树立柔性引才理念,突破地区、行业等限制,主动拆“围墙”、降“门槛”,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人才加速聚集。要坚持以产聚才、以产引才,根据产业需求和人才急需紧缺情况,加快引进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的急需人才,按需配置人才资源,最大程度激发人才效能,更好满足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探索创新引才方式,乘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公告,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构建起人才汇聚的“强磁场”,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耕人才培养“沃土”。树高百尺,重在培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既要靠引才“输血”,又要通过育才“造血”,只引不育无异于空中楼阁,是不能满足长远的发展需求的。要充分利用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党建与服务发展融合、党建与人才建设融合中下苦功。要健全重点人才培育机制,有计划分类别遴选一批科技、金融、教育、农业等领域优秀人才和青年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全面提升人才专业素养、专业能力。要精准教育培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因才施教”制定培训计划,“因才而异”制定培训内容,加快培育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搭建人才使用“舞台”。“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人才的价值在于使用,只有在实干中使用人才、在实干中磨砺人才、在实干中检验人才,才能让广大青年人才在一线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要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充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最大程度发挥人才优势特长,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和成就事业。要善于挖掘和发挥人才的长处,规避和克服人才的短处,把人才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做到人岗适应、量才而用、人尽其用。要坚持精准服务,通过出台更有温度、有力度的人才政策,解决人才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关心、爱护、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才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各个领域“头雁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