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写的一小段关于太平天国的文字,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有位文友私下对我所提的观点予以狠批,说我在污蔑和诋毁。
诚惶诚恐之余我又深感荣幸,毕竟被骂是一种很好的修为方法。应这位文友的话语,在此便多废几点唾沫星子,稍作深入的探讨。咱们是讲道理的,一来就给对方定性为“傻叉”什么的, 显然对个人不友善,对历史不辩证。私以为,历史是人类过往的记忆,对于记忆,辩真假不是最重要的,而从中吸取教训,汲取智慧,串联当下,提升自我——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好了,冠冕标榜的话扯完了,我们言归正传吧:
太平天国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这显然是咱后世之人看前人之事的话语,但这就是残酷的事实。为什么说它要失败?原因比较多,也不乏运气,但有一点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它小农意识太强。历史数不尽的征伐大戏呈现一个残酷的事实:靠狭隘的小农意识,想自救于水火,想以此来让底层蝼蚁般的穷苦人挺直腰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了解太平天国这段历史的朋友大概知道——冯云山是太平军这支队伍走多远的关键所在,可惜他太倒霉了,竟被没眼睛的炮弹玩针对,死得早。杨秀清最能打,但野心勃勃搞内讧更猛,结果落个自毁而毁人的结局。洪秀全更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领袖,吉祥物嘛,初期小范围内忽悠忽悠人还行,后面就暴露人品暴露能力了。误打误撞打出点小成绩后,老洪就开始贪图享受,作茧自缚,他做出的那些荒唐事,比满清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诚然,不能因为某个历史事件的失败和荒唐,就否定咱们底层人们追求美好的心。我们底层人们实在太可怜、太无奈了,因为没有活路了,才不得不病急乱投医,穷极信忽悠。特别不想用什么“伟大”之类的堂皇话语去歌颂什么,实际上推动芸芸众生往前闯的因子,一是吃不饱饭时求生存,二是吃饱饭后填欲望,扯其他都显得不实在。
至于有文友“狠批”我诋毁、污蔑太平天国,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误解”。我反思了三秒钟,得出一个很主观的结论:或许是曾经有某种失偏颇的广泛宣传,才会有今天大众被欺骗的“愤怒”吧。人一“愤怒”,往往就会出现另一个极端心理。现象级的从众心理一旦“泄洪”,那能量是很大的。但,事实胜于雄辩。
文/若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