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过“宝塚歌劇”这个名词是从柯南里了。一直以为是在关西那边,加上对于“歌剧”的概念不清,一种特别高山流水的印象,就没关注过。直到后来去一个现场,地点在银座,才偶然慢慢了解。
初日早上,一身正装且衣裤打扮,拎包向目标大楼接近,只见身着同款同色T恤衫的二三十人,呼啦的站起来,向我的方向望过来。这阵仗,什么意思?大热闹?我立即转身,向大家望的方向看去,半天也没察出什么异象,心里一阵儿纳闷,扭过身来,发现大家已恢复蹲下休息的状态。这才反应过来,估计是'我'被误认了,由于刚才充满傻气的自然反应,秒露马脚。不过,还是暗爽,决定第二天装女神从这帮粉丝团面前飘过。这个楼一部分是“宝塚歌劇”的剧场,没想竟然同楼。
小林一三
按常理的女明星--男粉丝的组合,这里不适用。那些每天一早,蹲在那里守候的衬衫族们,几乎都是女性。年龄范围也很宽。这个我开始是不理解的,以为是日本女性相对比较闲。后来,终于想通了,我且称为“李宇春效应“吧。宝塚的名角儿都是“男役”。她们在舞台上塑造出完美男人形象,从小梦想被王子解救的“公主”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梦想的“具现”化,把那个台上的“男役”当真正的王子憧憬,崇拜。当然,这些从小接受刻苦训练的演员们,也是非常有资格获得“宠幸”的。
晚上一次下班刚好遇到一人被围观,围的人数不太多,由于我身高优势,经过时也就看得清楚,算算和中心人物距离不到2米。那是一位从一楼海报上走下来的人物。身高估计170以上,中性打扮,脸上还保持的演出妆容。瞬间明白,海报真的不是靠P出来的,是靠“妆”出来的。她举止上也没介于性别间的含糊不清的感觉,英气逼人,整个一个天上掉下来的“白马王子”。就算没演技的因素,只单单立在那里,估计也能圈粉无数了。不多说了,上图。
各组代表色为:
花组——粉色 歌舞之花
月组——黄色 戏剧之月
雪组——绿色 和物之雪
星组——蓝色 扮装之星
宙组——紫色 年轻之宙
从宝塚卒業之后,也不少继续活跃在各界的。我们熟悉的女王"天海佑西"曾经是宝冢歌舞团月组的顶级男角 。鳩山幸(前首相鳩山的夫人)出身于宝塚的星组。黒木瞳出身于月组,曾为顶级女角。
宝塚歌舞剧的座右铭“清纯、正直、美丽”是小林一三先生的教诲。小林先生以创办“适合合家观赏的国民剧”为目标,留下这句教诲,期许少女们不只要钻研基本的演艺技能,还要注重礼仪与规范,不忘身为一位女性及社会人士应有的品格。
欣赏华丽的舞台效果、细腻的表演的的同时,感受传递而来的宝塚精神,不仅是超越语言的盛筵,也会是一次难忘的增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