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讲了,关于个人IP打造过程中如何找到定位,如何在两个维度内去构建别人对你的认知,也就是你的个人IP形象。
在开始用户画像之前,咱们也回顾一下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在两个维度内通过不同角度的内容去构建自己的个人IP。定位是别人对你的印象,这样一个前提下。在自己和别人之间通过通路去构建个人IP。亮点一线的确立,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就是你想要什么?在两个维度内通过内容来去构建自己的个人IP。
在你的垂直领域内,你通过内容构建你的粉丝群体,去分享你行业的知识和经验。
在你的同业范围内,通过扩展你的知识体系,介绍如何在本行业内与其他行业的嫁接实现更大的目标为你的原点进行分享。这个时候你要清晰的了解三个核心问题。你想要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拥有什么?明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实现的方法和短期目标实现的方法就跃然纸上。
明白了个人IP定位以后,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用户画像。在这一步的时候,很多人会错误的以为,用户画像就是我的目标客户的情况。真正的用户画像,是用户对你个人的印象,所以用户画像是表象,真正事情的内核是个人形象目标的达成。
要达成自己用户画像的目的,就要清晰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明白了三层关系以后,你的用户画像就能清晰,你的方向和方法就摆在了面前。接下来,咱们一起针对这三层关系做一个深度分析。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要解决的是你如何保持你在目标用户心中保持持续的影响力。产品需要升级迭代,个人也需要升级迭代,通过读书学习让自己保持行业的领先,你才具备良好的个人品牌影响力。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做了十几年的运营,拥有封面的行业经验,每次课程前沟通请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回答我的都是一句话,别让我说话。他就没有很好的做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他在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中就处于低阶,也就是所谓的自卑阶段。有很多朋友就可以很自豪的分享自己的心得,就是他对自己的分享自信,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分享对身边的人有帮助。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让你从自卑走向自信的过程,保持读书学习的习惯,让自己自信的走向台前是你打造个人IP的首要任务。
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你现有的朋友圈层内重构你的信任体系。这个家庭涵盖你真实的家庭,也涵盖现有的朋友圈层。在你的“家庭”体系内,有比你年长的,有与你同龄的,还有后辈们。后辈们直接展现你的专业性就可以了。同龄的和年长的对你的认知具有一定的惯性,如何让这部分人群能与你重构这份认知呢?这部分人群的思维架构需要你找个中间背书来去影响他们。例如你的父母,想让父母认可你做的事,可能你直接一提,父母给你的回复就是现在的工作就挺好的,别折腾了,你能行吗?这样充满怀疑的眼光,要让父母对你支持,你就需要找到他们的信任中心,让这个人去给你背书去影响他,进而能够清空他原有对你思维定式,重新认识你。
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首要问题是你在人类社会当中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开篇讲到的三个核心问题“你想要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拥有什么?”你想要的是你的目标,你能做的是你的短期目标,你拥有的是你现在可以做的。用你现在拥有的去影响社会圈层中不如你的人,通过你能做的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进而夸大自己影响的圈层,你想要的是你的目标,将你的圈层打造成一套系统形成一套生态链。在自己和社会中构建自己的独特影响力。
就如同现在的社群营销机制一样,把你的粉丝提升到客户,把客户提升到合伙人。粉丝是来跟你学习,提升自己的意识维度。客户是你帮助他成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你要一步步帮他打造他的目标和方向。合作伙伴是你的战友,你们拥有同样的意识维度,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大家一起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用你的影响力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让你身边的人影响他身边的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你了解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你对用户画像就有一定的认知,也就明白了能明白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后需要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结一下,用户画像是你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明白了关系,用户画像就能清晰的展示在你面前,在你要去构建自己的个人IP时就会明白,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才能让他了解。
用户画像是让你明白,不同的用户的思维架构的不同,你很难用专业的词汇去告诉一名小学生什么量子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