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世界读书日
文/思乡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唯有读书才能使浮躁的灵魂找到落脚之处。这个年代,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唯有靠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才是最体面的方式。源于此,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一直给他们灌输那样一种思想:读书是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生活的唯一途径。仔细想来,无论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孩子,要想跳脱出卑微如蝼蚁的阶层,可以用的方式,可能有很多,但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比通过读书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改变命运更智慧也更靠谱。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才能收获有尊严的幸福感和快乐。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才能拥有有价值的金光闪闪的人生。
如何读好书,怎么喜欢上读书!读书,是生活的情趣,也是一个人的清欢,能滋养生命,也能启迪人生,在阅读中明智,在感悟中成长,可安适心情,可洗刷灵魂。读一本书也许增长不了你的智慧,但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你的生命空间一定是宽敞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读书的人,他的内心如同一张白纸,一片空白,一纸单薄的世界,而读书的人,他能从每本书里看到这世界的不同侧面,学识与情感都会在阅读中自然丰厚。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读书不分地域和时间,读书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我们崇尚非功利性的阅读,你读过的书都将藏在你的气质里,成为你生命中最美的回忆。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
在这个年代,高学历可能带来不了高收益,这是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读书从来都不是教你发财,就像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写得“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一件自己的事,一件煎熬的事,你会发现,你懂的越多越痛苦,在快乐的猪和痛苦的思考者之间,很多人选择了前者。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说话谈吐,让你看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
很多人说,现在大学生毕业的工资还不如农民工?我对他说:你看到的是现在,五年后呢,十年后呢,农民工只能是农民工,他的工资可能永远不会变了,而你是一直在向上。有这么个故事,三个人在砌一堵墙,有个人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人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三个人说: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还是农民工,第二个人成为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变成了市长,这就是眼光。读书其实对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一个人的眼光,它让一个人拥有了向上的能力,我们可能不在乎工作报酬的低微,但我们会找一个有前途的工作,想强大的年轻人永远不会沉沦。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大爆炸,百分之七十的知识就已过时,拒绝读书无异于自杀。比尔盖茨,每年至少两次闭关读书,腾讯的马化腾自己在演讲中说:每一年,我都感觉腾讯要垮了,但都挺过来了,如果微信不是我们腾讯发明的,我们现在就要行将末路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没有读书教给你的智慧和统观全局的眼光,预测未来的敏感,迟早得被淘汰,你以为我是胡说八道,给你举个生动的例子,诺基亚,在我刚上大学时,那是红透半边天,但智能手机一出现,它立马衰弱,前一段时间,听说被收购了,在它前面的摩托罗拉不也一样吗?搜狐的张朝阳1993年从麻省理工回来,决定做互联网,那时候中国互联网连影子都看不到,但张朝阳坚持做,为什么?他知道互联网有未来,现在他成了网络巨头,如果没有在麻省理工读书的摸爬滚打,对互联网敏锐的眼光和精准的预测还会有今天的张朝阳吗?正像杨绛先生说的,你所有的困惑都是因为读得太少,想得太多。
读书是没办法教你发财,它只能让你更智慧,心智更成熟,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读书给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不光是读书,任何东西都给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不读书,你会发现自己内心荒芜,一片空白,拒绝阅读是心灵的癌症!
先讲个故事吧,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弟兄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做我的泡菜。弟弟想,反正我也没有手艺,索性一横心一跺脚,留在纽约,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学习的是地质学和冶金学。哥哥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一个乡间,这里有很廉价的土地,他就买下来种卷心菜,成熟后用来腌泡菜。哥哥很勤劳,每天种菜腌泡菜,养活了一家人。4年以后,弟弟大学毕业了,到加利福尼亚来看望哥哥。哥哥问弟弟:“你现在手里都拥有什么呀?”弟弟说:“我除了文凭,别的什么都没有。”哥哥说:“你还是应该跟我扎扎实实地干活,我带你去看一看我的菜地吧。”在菜地里,弟弟蹲下来看了看菜,然后扒拉一下菜底下的土,在那儿看了很久,然后进屋去拿了一个脸盆,盛满了水,把土一捧一捧地放在里面漂洗。他发现脸盆底下,有一些金灿灿、亮闪闪的金属屑。然后,他非常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哥哥,长叹一声,说:“哥哥,你知道吗?你是在一座金矿上种卷心菜!”
这就是读书的作用,有的时候上帝给了你一座金矿,摆在你的面前,你仍然会一贫如洗,读书教会你怎么抓住一个机遇?读书无用,但你怎么知道它哪天就有用呢?书到用时方恨少,临阵磨枪,你还来得及吗?
记得读起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上面有这样一句话: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读如此,总会会心一笑,如咀嚼着满口的蜜饯。虽“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也能粗浅的知道一些道理。读《曾国藩》的家书,从中读出一个“恒”字;读《胡雪岩》,感慨人世间之沧桑,叹金钱财富之于过眼云烟;读《礼记·儒行》,有一种幡然觉醒的感悟,读《菜根谭》更如身在山巅,踩在巨人的肩膀……陶先生的“不慕”、“不求”,是一种读书求学的最高境界。可以理解为“无欲”、“无私”、“无贪”。唯如此,才是真正与本真心灵的靠近,才是读书人应秉承的美德。
我爱读书,可能出自天性,一种想往,一种乐趣、喜好,逐渐成为了习惯、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渐进,方愈深切感受到前人那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正寓意。先师之语,是那么的深沉、睿智。但感受愈深,却爱之愈切。读书之苦,苦尽甘来,乐在其中。在书海中泛舟,在书山中攀越,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吮吸着知识的琼浆玉液,度过了一个个充实而灿烂的日子。实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