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十天就是2025的农历新年了。
小时候盼新年,不是说盼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新气象或者压岁钱;而是我妈过年了可以回家团聚,我作为早期的留守儿童,特别盼望过年,比别人家孩子都殷切的那种。
小时候我算吃百家饭长大,大舅家、大姑家、姨妈家(我们那里把姨奶称姨妈,姑奶称姑妈),尧慧舅舅家,二大、小姨,甚至同学家,都去了个遍。
从湖北转学回来,分别寄住在亲戚家。后来去中心小学才开始住校,学校离小姨家很近。逢年过节小姨都会去学校把我们挨个叫到家里(我大舅的孩子、二姨的孩子,还有我和我二哥,小舅的孩子,我上学的时候她还小,在村小学,没有去中心小学),那时小姨的俩孩子:妹妹、弟弟还小,后来初中了,就是妹妹来叫我们了。
小姨归真六七年了,求主饶恕。
小学毕业后,初中学校离小姨家就远些了,那年端午节,我没去小姨家;因为我们学校改造了食堂,可以买到米饭、面条、包子、凉皮等等,小学的时候只有包谷榛子稀饭,早晚都是……
小姨想着我们每年都会去的,就没来学校叫我,我认为每年都去麻烦小姨,毕竟孩子大了,有羞脸了,不好意思了;放学后,我就去食堂打了米饭和菜,回宿舍后,把饭放到我的箱子上(住校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带个木箱子,里面装贵重物品,箱子上再放生活用品,热水壶,洗脸盆等洗漱用品)我就去水房打热水了,等我排队打完热水回宿舍,我的碗被同寝室的同学们加菜加到满满当当,主要是肉类,过节的时候,同学家里会给住校的孩子们送饭,见到我时,同学们才反应过来,我是回族,不吃猪肉;瞬间,热闹的宿舍安静下来,按以往的性格,我肯定会干架,这次我没有,我知道同学们是好心,我把饭菜给她们分了……过节,食堂的饭菜本来就做的少,知道家长会给孩子送饭,做多也是浪费。我去重新买了碗,回宿舍吃的泡方便面,后来不知道是谁说给小姨知道我过节吃的方便面,特别愧疚没来叫我,小姨不知道我的饭菜是被同学们给“加餐”了,小姨夫是家里老小,家里有长辈:姨妈(按辈分,我称小姨夫的妈妈姨妈),客人也特别多,后来无论怎样,过节的时候(端午、中秋、过年),小姨都要我们都去家里,不管叫没叫,都让去……
上学的那五年,每星期都会去小姨家一两次,甚至更多,周六周日有时候就去二大家里了,二大出门在外,基本都是二娘带我和弟,给我衣服还给我做布鞋;我妈是医生,没时间给我做鞋,我特别羡慕能穿布鞋,同学们又羡慕我的运动鞋。
五年级时,冬季咳嗽的厉害,吃药,打针都不见好转;平时都是过年了我妈才会回去,那次小姨给妈妈打电话说了我的情况,妈妈提前赶回家,给我开了中草药药,因为要上学,熬药的事又交给小姨了…大概那一两个星期都是在小姨家了。
前几年回老家过年,年后赶时间,年前我和孩子爸先回了娘家(走亲戚),过年的时候,各家会做些点心、麻叶子、粘糖板等等,后来简化了,点心这些都是买……奶奶说,过年呢,娃们回来了,意思一下,做些麻叶;晚饭后,奶奶烧火,我炸麻叶,孩子爸和我妈一起做,奶奶看着我在灶上忙碌,偷偷的别开头(小姨把奶奶叫姑姑),我问奶奶怎么啦?如果累,就先去休息,奶奶平时休息的早,起的也早;奶奶哽咽着说:往年每次都是你小姨来,在灶上忙,就让我坐在这陪着,我高兴你过年回来,我看着你忙,我就想到你小姨了……(我的身高和长相,和小姨有七八分相似,很多老一辈的人,都会把我当成小姨……)
小时候脾气很倔,不喜欢去别人家,但最喜欢去小姨和二娘家。妈妈没在身边,她俩填补了母亲的那份缺失,这份缺失,也有大舅娘的一份……
每次看到有老家朋友拍摄的小姨家房子周边,总是忍不住会给点赞,总想寻找您的身影,从妈妈打电话说你出事,到去医院看着殡仪车带着您离开,总觉得跟梦一样,一切那样远,一切又那样近……
您的周年纪念是八月十五,团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