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约二年前,一个普通的夜晚,曾做过一场梦,梦见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所就读的台江区育红小学的班主任李滋鎏老师,她同时也是我们的语文课任老师。
因了这梦,就感到从此自己欠下了一笔文字债。很想写写这位在我心中感觉十分亲切并且颇为敬重的老师,只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往事如烟,记忆模糊,可记叙的素材实在太少,写文的事也就一直被耽搁着。
转眼间,700个日夜悄悄消失了。常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为了偿还这笔文债,只能是勉为其难。好在小学群建立起来后,间或与同学有些互动,通过交流、追忆,多少也将模糊的李老师的身影描绘出了一个大致轮廓。
于是,在庚子年夏月的这个雨夜,动笔完成了这篇回忆小文,并求证了同班的几个同学。如此,就将这简陋的小文呈献给我记忆中的李老师,还有她的那些家人吧!
正文:
今天是2020年的6月1日,六一儿童节,孩子们的节日。
一早,就在朋友圈里看到反克诗人王柏霜在他的微信公号里发的一篇回忆文章《庙里的小学和村里的老师》,写的是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闽南乡村小学的一些人与事。文章的文字很朴实,细细的琐碎往事,在作家的笔下娓娓道来,并不因岁月飞扬的尘土堵塞了回忆的墨迹而湮灭无存。
王兄是福建省作家协会的会员,同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反克诗群的创始人。想来,能当作家的,除了有不同凡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良好的记性也是很有助于作家的文学写作的。他的回忆文字,也让我瞬间想到了我小学时期的一位老师。
其实,从2018年夏天小学群建群伊始,就有想写写这位李姓老师的念头产生。当初建群,很大程度上,是想要借助于微信群平台,将旧日的邻居兼同学们聚拢在一起,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唤起对旧日同窗往事的回忆,也为我偶尔为之的动笔积累些资料,这大概是我的私心所在。光阴渐逝,往事如尘,唯有依靠文字或许能够留住曾经的鲜活岁月,而人生里,美好的回忆文字,总会让人喜欢和阅读。
今天,适逢2020年的六一儿童节,就让我开始动笔,来偿还这一直心心念念的文字债吧!
我的少儿时期,远离父母,与胞妹一同生活在闽都福州,寄居在小舅逼仄的小空间里,由外婆负责照顾我们。小学1-4年级,是在台江区上海新村的育红小学念的书。低年段,在学校一分部就读,到高年段,移到了相距不远的二分部,也就是现在的36中校区,它毗邻现在热闹的交通路。
学校二部的外墙,是以当时常见的石条板并排竖立成墙的;主教学楼,是一幢四层楼的建筑,至今犹在,只是外观发生了变化;学校的左侧还设有一些附属设施如食堂;楼前有一个平整的沙土相间的操场,通常,我们的全校或年段集会以及课间的广播操都会在这里举行。学校的领导叫马世英,一个个头挺高的女校长,她的男孩也曾是我们班的同学,但对校长,我已没有什么印象了。
大概是3年级吧,一位叫李滋鎏(liú)的女老师担任了我们班级(3班)的班主任,她教授语文。那时的李老师,已届中年,身材适中,有一米六多吧,剪着一头不长的短发型,与马校长一样,也都用发夹拢住逸出的发丝,显得干练有神;衣着朴素大方,常以一套灰色的衣裤简朴示人;说起话来,条理清晰,语调平和,总让人心生温暖。
李老师的家住鼓楼道山路上的一座民房里,那里靠近省卫校以及早年的福州饼干厂附近,当然,现在的它早已随着大规模的城建已不复存在。但我想,小时候的我也一定去过李老师的家,因为她对我们兄妹俩印象很深。曾经听同学群的叶姐说过,她的一位同事与李老师是旧日的邻居,有那么一年,她在李老师的老房子拆迁前,曾随同事去到已退休多年的李老师家。李老师已不记得她了,但向她提起是和双胞胎的我们兄妹俩是同一个班的,李老师就连连点头称道:“我记得,LY和LM我有印象。”
那时,因个矮我通常坐在教室的前排,而妹妹都坐中后排,性格外向的她担任班干部,而内向且循规蹈矩的我,应是李老师眼中听话的好学生。坐前排,被老师点名回答提问问题是常有的事,而课后作业,也总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完成。
班上的同学大多住在同一个新村里,或者同幢同一个楼层,或者是前后隔壁幢,相距都不太远。我们蹦蹦跳跳一起去到学校,同窗读书;放学后则聚在某个同学的家中一块做作业,一同玩耍。同学加邻里,让我们同学间的情谊增厚了许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教育系统虽然受到冲击,但在基层学校,依然还是会保持着一些优良的传统,老师定期上门家访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生活在工人新村的家长们,对待上门家访的老师是很敬重的。我的小舅与舅母都是普通工人,从他们对待老师的热情与恭敬度就可见一斑。
印象里,放学后,作为班主任的李老师都会叫班干部或者是她眼中听话的学生带着去到她所不熟悉的学生家中做家访。那时的我,是不惧怕老师来家访的,因为我听话,成绩也不差,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时,我也感觉,彼时的家访重点应是那些因生性调皮表现不好或者心不在焉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的若干同学。当时的他们,会不会常因为老师上门告知孩子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后,被家长责骂甚至挨揍而对我们这些昔日“带_路_党”心生怨恨呢。现在想起来或者说起这事就感觉很有趣。
孩子从来就是一张白纸,可塑性都很高。自小学启蒙,乃至高中,我的语文抑或是后来的史地总是强过数学以及理化,同时,自小培养起来的对文学的兴趣,这是否与当初担任语文课任老师的李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有关呢,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李老师为人极其和蔼可亲,对待她的学生,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有耐心。印象里,她在和学生交流时,总是轻声细语,若是戴着花镜,会习惯性地用大拇指与食指拉下眼镜,抬眼看着学生,这是她习惯性的标准动作。我想,班上所有的同学,都对我们这位曾经的班主任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而我也相信,作为班主任的李老师,也因为她的班上有一对龙凤胎的兄妹学生(当时大家都以为是姐弟俩呢),而对我们多了一份关爱。
曾经和当过班干部的黄瑛同学聊过李老师,她回忆道:“在我记忆深处,李老师的教学严格并规范,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拿笔、端正写字,至今我依然还保持着并且受益着!”
李老师作为班主任一直跟随着3班的同学完成了小学课业。而在小学四年级,我们兄妹的父母工作环境相对稳定下来,我和妹妹遂转学去了闽北永安,从此离开了榕城,离开了面容慈祥又倍感可亲的李老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这场师生的缘分因故戛然而止,但缘分的深浅程度又岂能够用相处时间的长短来诠释的呀!
1974年春,转学临行前,和班上几位同学,去了南门兜的一家照相馆,留下了这一时期唯一的一张合影照。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头一年,我返回省城,参加了工作。从单纯懵懂的青年,到油腻负重的中年,转瞬间,人生就来到了花甲关口的夕阳红。常说,生活里,一个人如果很热衷于参加同学聚会或者总爱回忆过去什么的,其实,他或她是开始老了。
感谢信息时代的强大微信,它让我将从前的不可能转变成了一种可能。我找到了小学的大部分同学,也因为同学的回忆,让我知道了曾经的这位语文老师同时还是班主任的李老师的大名(李滋鎏)。是的,留在记忆深处的就是这个名字。关于李老师的如缕往事,她的音容笑貌,在同学们的温馨回忆中渐渐地撩开了蒙尘的面纱,将年少的那段虽不完整但至少还有零散的片段时光,以渐进的方式慢慢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心怀愧疚,愧对恩师。由于诸多原因,在榕的这么长时间,未能见到老师一面。而在我想起李老师,想见李老师的时候,老师她老人家已在多年前就已不在人世。具体是哪年哪月,以什么方式辞世的,我也没能从有限的同学处得到些许答案!甚至同学里,也没有人保存有李老师的丁点影像。
我想寻找,我也很想知道,如果有中年时期的李老师的照片,她是否会和我梦中联想起来的那位李老师是同一个人或者是很相近的呢?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还真是做过这样的一个梦,在这依稀的梦境里,见到了这位与我外婆一样,也已是人在天国,却总是以一脸慈祥的笑容面人的中年李师呢!
甚至,我还想如有可能,能让我见见李老师的家人或者后人,近距离了解老师的生前身后的一些情况,以弥补我的所有歉疚,同时也让我的回忆文章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补充,让它更为丰满,有血有肉,为李老师,在这黑白两色的文字世界里留下她的些许影像!
本篇短文得到了旧日小学班长黄爱平及同学叶姐(叶兰贞)、晴姐(定居澳门的李晴)、黄瑛的帮助,谢谢他(她)们的补充与指正;同时也希望有机会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同学、同届校友或者熟悉李老师的朋友,能够提供很多的素材予我,让我有机会对该文进行补充与完善。
起稿于2020.06.01
完稿于2020.06.03
补记之一:
2020.08.01,适逢建军节。班长黄爱平邀请10来位育红小学75届的同学在鼓楼区湖东路与尚宾路交叉口的佳佳乐酒楼聚餐。聚会主题:一庆建军节;二是商议10月份同学聚会的活动内容。
席间,曾经当过兵,由部队转业而今在省级机关任职的魏锦喜同学告诉我,他对李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放学,他粗心大意,把书包给遗忘在教室了,是李老师心细情真,发现后,亲自登门造访,把书包送至他家,并顺做家访。而这种一对一的家访,在当时,是联系学生、家长、老师三者很有效且富有人情的一种沟通方式,有别于现在的学校家长会。只是这二种不同的方式,孰优孰劣,各执一词。(20200807)
2020.06.01发布于「简书」
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