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一种不良的情绪裹挟着,一开始说不清,道不明的,今天早上醒了,这股莫名的情绪又消失殆尽。
昨天,先是因为一个折腾将近四天的征求意见稿,似乎有说不出的委屈和未曾被看见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再者,就是接孩子放学回家后,因为孩子没有买到起泡胶,孩子一直情绪低落,但是,我们把家门口的两个商店都转了,依然没有。
而此刻,已经晚上7点了,老公还没有到家,我着急回家做饭。孩子一步一挪的走着,我心疼的抱了抱孩子,抚摸着孩子的头,跟她说,明天放学,妈妈带你在校门口再买。孩子一路上仍然是慢吞吞的走着,情绪依旧低落,我,有些忍不住,想发火。又没有发火,因为我知道孩子没有买到起泡胶,失望了,而她说同学们都买了。
就这样,她一路上沉默寡言,慢吞吞地走着,我就快不了,我也慢吞吞地走着。说实话,晚上,外面还是有些冷的。我又开始着急了,着急回家做饭,着急还有打卡作业,着急回家暖和暖和。
而我当时没有想起来跟孩子说说,妈妈,现在有些着急回家了,原因告诉孩子。
果不其然,人在有情绪的时候,情绪就遮蔽了理智,我还在试图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我还以为我可以做到不发火,慢慢的情绪就稳定了。其实不然,都快憋出内伤啦!情绪是需要出口的,要想有稳定的情绪,也需要真正的看见孩子,也需要表达出来内心的想法,才不至于让情绪继续发酵,又被孩子的情绪吞噬淹没,陷入情绪而无法自拔。
说实在的,要能够看见孩子,需要深厚的功力,有刻意的培养自己看见的技能与能力,感同身受,互换角色,都是不错的办法。
到家门口了,开门的一瞬间,一股暖流铺面而来,我好了起来了,再看看孩子,依旧情绪低落。
此刻,忽然想起来,课上有人连线求助问院长,孩子的猫丢了,找不到,孩子哭闹不愿意。院长给出的策略就是,孩子难受了,家长也要跟着难受,孩子哭了,家长也要跟着一起难受一起哭,感受孩子的感受,陪孩子到处找猫,陪伴的过程就是在疗愈孩子的过程,而不是再买一只猫就能够完事的了 。
要是我刚刚能够稳定情绪,也许是另一番天地。虽然我第一时间看见了孩子低落的情绪,看见了孩子没有买到起泡胶而难受失望 ,我也第一时间抱了孩子,摸了摸孩子的脑袋,但是,孩子依然面无表情地情绪低落着。
孩子去了卧室,关了房间的门,也关闭了自己的心门。我没有跟进去,一个人在客厅坐着,猜想孩子想一个人跟自己的情绪待一会儿,也想玩一会儿游戏(放学时,她跟我说,今天作业在延时班全部写完了,因为跟同学约好了,晚上一起玩游戏,此刻,我选择闭嘴,选择让她独处一会儿)。
我在客厅发呆,什么也不想做了。再加上中午也没休息,脑袋涨涨的。老公从卧室出来,见状,让我去卧室休息,然后去另一个卧室敲门想跟孩子聊聊。孩子开了个门缝,不让爸爸进去,看到爸爸非得想进去。我又忍不住了,我怕老公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指责孩子一到家就玩游戏,我想先把实际情况跟老公说明后,他再决定怎么跟孩子聊,于是我赶紧过去把他喊了过来。
到了厨房,我跟他解释了为啥把他拉过来的原因。显然,老公是有情绪的,他说,都不用你说,我会问她的,她会跟我说的。我一时语塞,愣住了。对啊,我干嘛要多此一举呢?因为我不放心,因为我怕老公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地发脾气吵孩子,因为我对孩子保护欲太强了,见不得她哭,见不得她受委屈,因为我觉得要是他能够跟我保持一致,教育理念一致的话,摩擦也许会相对少点儿,孩子也不会在两种理念中被拉扯着。
因为我潜意识里还是不认可他的教育理念,觉得我的才是对的。王永春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不要觉得自己学习了,就可以居高临下的指挥别人,爸爸虽然没有跟你统一战线,统一理念,不见得爸爸的都不对,你的都对。爸爸的做法更接近于社会。
显然,我又管多了,唯独没管住自己。我甚至又蠢蠢欲动地举起了想要改造老公的想法。
冷静,冷静。
“老公学学心理学吧”这句话到了嘴边,被咽了下去。
孔夫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罢了罢了,自己学习去吧。
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我发现“情绪”消失了,“理智”上线了。
复盘昨晚的一幕幕,发现其中的做法确实欠妥。
首先,孩子是充满着期待去买东西的,找到沟通时机,适当的协助孩子降低期待值,而不是强迫孩子。
其次,讨论预案。让事情变得有回旋的余地,有弹性空间可以操作。我是不是可以在路上跟孩子边走边聊,讨论出来一个预案呢?万一买不到她想要的,怎么办?要不要等第二天放学后,再去校门口买。万一孩子实在是想要现在买,我是否有时间有精力带孩子再去学校门口一趟去买呢?其实,我是相当累的了,白天忙碌一天,中午也没有休息,不想折腾,学校离家又远。实事求是,心里干净。那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现状告诉孩子,妈妈现在确实有些累了。
最后,如果孩子没买到,有了情绪,怎么办?你自己也挺累的,情绪能否稳定下来?利用“双圈理论”和孩子一起看看,想想办法怎么解决。
第三,通过今天的复盘,我看见了老公昨晚做的无比优秀的地方。1,他看到我到家时,情绪低落,主动做晚饭,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也是忙了一天了,也很累。2,当我跟他说,孩子心情低落是因为起泡胶没买到,只有校门口有时,他立马跟孩子说,吃完饭,开车带她校门口买,3元的起泡胶,来回驱车10公里,宠娃无底线也是没谁了。孩子心情那个好呀!3,当我随口感慨了一句:行为的问题不要用行为的方法去解决,要看到背后的情绪,看到情绪,不要在情绪这儿做过多停留,要看到背后的认知。通过重建认知,来调整情绪,以达到行为的调整。结果,老公认真的说:媳妇,你等一下,我去拿个笔记本记下来,就叫“媳妇语录”。一切岁月静好。
第四,我还需要继续修己,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我好了,全家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