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国写离别,爱提到柳树,柳树是写离情的意象。哪有离别,哪里就有柳树,从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谐音留,有挽留之意。柳条长垂,杨柳依依,仿佛也想挽住离人的衣袖。中国人写诗为什么喜欢用意象呢?其实,写诗不单纯是写文字,也包含着中国人深层的 文化心理。而学会巧妙地利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对我们的写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
唐朝诗人孟郊有一首著名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不直接说母亲的恩情难以回报,而是以小草对阳光的回报打比方,意味悠长。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诗人笔下都是饱含情感和寄托的。古人讲“天人合一”,人是天地中的一份子,万物的灵长,最能敏锐感知自然的变迁、万物的消长。在中国文化中,草木虫鱼都是有灵性的,关键看人如何去感知,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世间万物,在诗人笔下,可以是情感的寄托,可以是兴发感动的媒介。早在《诗经》时代,诗人们就已经善于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来表现情感了。《诗经》有一种很有名的手法叫“兴”,《诗经》第一首诗《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个男子对淑女的追求。故事发生在河边,诗人并没有直接写河边看见一位漂亮女孩,我对她一见钟情。诗人先写河里的关雎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是雎鸠鸟的叫声,听到秀恩爱的雌雄鸟的和鸣,诗人内心很触动,河里的鸟儿成双对,人又怎么能落单呢,真的好凄凉。先写鸟的叫声就是起兴的手法,由自然界中的事物触动引发人的情思。下面对淑女的追求也顺理成章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中国人是低调含蓄的,很少像西方人一样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且中国人认为语言是有局限的。禅宗有一个 “拈花一笑”的故事,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传道,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表情安详,别有深意,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所以然,默然不语,唯有摩柯迦叶会心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精妙的佛法,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柯迦叶。”然后把自己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高深的思想、复杂的情绪是很难通过语言直接表达的,所以中国人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陶渊明如果直白地说我就是喜欢农村,喜欢隐居,讨厌污浊的官场,大家也许会觉得陶渊明还挺愤青和矫情,觉得他装。中国人是你越高调标榜自己,大家越反感。而陶渊明不是,他的心境、他的忘怀自我,他的悠然自得都寄托于采菊的动作中。他的心灵已经和自然合为一体,如此地宁静纯真。读诗的我们也不由自主地被带入这种无我之境。这时,没有了是非、计较。只有融合于自然的恬然安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切尽在不言中。看到高洁的菊花,人们会自然地想到陶渊明的诗,想到那种与世无争悠然的心境。从此,菊花成为了代表着隐逸淡泊情操的意象。
自然界中的事物承载了我们中国人的情思,经过千百年文化的积淀,在诗词中成为了固有意象。我们掌握了这些意象的含义,也就找到了一把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也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和便捷,可以为我所用。
比如中国人非常喜欢的月亮意象,它皎洁明亮,李白把它“呼作白玉盘”,月亮的意象在诗词中一般表达思念,“明月千里寄相思”;或者是抒发人生的思索感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利用这些意象的固有文化内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会使文章更有韵味。例如这篇中学生优秀作文《独处是一种淡淡的美》:
月朗星稀的夜晚,缕缕银丝透过窗棂牵动着你的目光,诱惑着你蠢蠢欲动,使你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此时,不如起来走出屋外,仰望朗朗苍穹,玉兔当空,皓月千里,丝丝夜风拂着面颊. 徜徉在皎洁的月光下,享受着这无限的良辰美景,面对宇宙的广漠深邃,月夜的空旷静谧。无不使人联想到一位远方的朋友在此时,是否入睡,是否也在享受这如水的月光呢? ......
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会了把握意象的写法,我们的情感就有了很好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