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宝宝今年8岁了,从小乖巧、听话、懂事,在他四五岁的时候,我天在家带他读《四五快读》,每天一课,同时给他讲故事,每次讲故事时,他都坐在我旁边看着书,就这样这件事件每天半个小时,连续了四年,中途未曾间断,可能就这样潜移默化的,他认识了很多字,常用字基本都认识了,达到可以自己读故事。
如果你原地踏步,一年后还是你;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你的进步会很大,远远大于这个1;每天退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一年后退步到近乎为0。
为了提升孩子的阅读量,给孩子买了很多书,毕竟才刚刚开始阅读,如果读《史记》《资治通鉴》对一个小孩来说实在太过枯燥,而且会让孩子有一种无趣的感觉。读书是一个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要求孩子读一天读两天之后,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个人认为只有量的积极才会有质的飞跃。起步阶段,为增加孩子读书看书的兴趣,给他买了一套一年级《米小圈上学记》,他看过后兴趣大增,一连读到五年级《米小圈上学记》,每天坐在沙发上,一看一个小时,一天有时候三四本书,看书期间,有时看见他哈哈大笑,通过他的行为,我感觉他看懂了,读进去了。虽然《米小圈上学记》属于一本娱乐类的书籍,可能对成长也没有什么教导意义,甚至网上说,这本书有些事件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有错误的引导倾向。但是他今天突然对我说:妈妈给我买本日记本。我好奇的说为什么?他说:妈妈,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写日记,像米小圈那样,把每天有意思的事件记下来,好有意思啊。听后,我一是很震惊,二是很欣慰,感觉一个七岁的小孩,能主动要示日记,无论这个日记写的如何,我感觉我们已经成功一半了。
学习是积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同样,其他的事情也一样,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也会成功,即使不成功我们也会成长。